第七百一十四章 医卫改革任重道远

    第七百一十四章 医卫改革任重道远 (第2/3页)

员,共计三万有余,其中本地人约占三成。

    也就是说,大明一共派了两万余人赶赴中南半岛治理新增疆域。

    早些年广安帝扩招科举积累下的进士,在这一两年都得到了重用,此举让朝野对科举改革充满了意见的有识之士大为震惊。

    没想到陛下的目光如此高瞻远瞩。

    若无之前的科举扩招,那么这一两年,大明根本无法新增如此之多的承宣布政使司,一时间朝野对教育司在广安五年进行的官学扩容,上下齐心的支持!

    再无任何异议。

    因为大家知道,现在中南半岛的承宣布政使司还存在人才压力,可漠北三大承宣布政使司吏还有大量的人才缺口。

    而随着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下沉到地方,又需要大量人才。

    可以说,人才压力是大明目前最大的难题。

    官学扩容,可以在未来几年有效的缓解这个压力。

    大家想的是广安帝陛下的用意,一定是官学扩容几年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取消官学扩容——不可能一直让官学保持这么大规模的读书人。

    那样的话

    ,读书人就烂大街了。

    不过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下沉到地方州县后,大明的官员队伍一下子暴增了数万人之多,一时间大明地方上能被起用的读书人都去当官入仕了。

    开始还有人上奏说此举会造成冗官。

    但随着这些部门下沉后,公检法一整套体系逐渐形成雏形,各司其职,州县的政事运转变得越发有条理起来,而民间治安在刑部下沉成立地方分局后,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国泰民安之风越发笃稳,加上公检法体系的独立和相互制约、掣肘,让官场风气变得清明了许多,说冗官的章折便渐渐没了声息。

    另一方面,经历过数年的发展,加上国库不遗余力的支持,医卫司终于在全国所有承宣布政使司的府衙所在城市,建立了总医院。

    广安五年盛夏,医卫司上奏,请求在金边、万象、交趾、大城、占城五大承宣布政使司府衙所在地,建立总医院。

    广安帝准奏,并令国库拨款支持。

    同年,医卫司上呈了一封策划书:因为人口暴增,拟在全国各地州、县城中没有医院的地方,建立州府医院下辖分院。

    此事之前已经在施行,不过只是在人口较多的州县落实了。

    人口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