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明:资本主义萌芽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明:资本主义萌芽 (第2/3页)

线的水泥官道。

    其实关于此事,地方上的权贵和富贾虽然肉疼钱粮,但真不见得是被迫的。

    因为肉眼可见。

    官道一旦喜好了,对他们而言,会有更多的赚钱方式。

    一些聪明的富贾权贵,在把钱粮交给当地承宣布政使司后,立即派出族中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前往京畿,去找永久自行车公司,希望能拿到货,运回本地销售,当一个中间商。

    也有一些人去找皇家电力公司,希望能有一个合作模式。

    朱见济早就指示过,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满载而归,只等橡胶的产量和提炼规模起来,自行车大量生产好后,通过水泥官道全国发货,又或者是在当地准备铺设电网,准备当个电力中间商,或者是希望电风扇量产后,当个电风扇的中间商。

    不止这两个产业。

    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地主、权贵富贾,都知道土地兼并问题肯定是要动一下的,是地主集团赢还是皇权赢,目前局势并不明朗。

    但上层建筑这些人不傻。

    赢了固然好。

    输了呢?

    所以做起了两手准备,不敢再大肆兼并土地,把更多的现金用在了其他行业,尤其是见识过神龙号火车的人,更是觉得以后的交通便利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开始打起了地域差的主意。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商业领域,于是大明的商业也在广安五年后半年,肆意发展起来,各种商行和大工坊的数量暴增。

    鉴于此种情况,户部那边很快嗅到了味道。

    陈循上奏,希望户部下辖的税务部门,如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一样,下沉到县级,对工商业进行税收普及。

    朱见济自然同意。

    他是要让大明的地主集团向资本过度,但不能让钱被资本赚完了,国家也需要通过税收来增加国库收入,如此才有更多的钱投入基建之中。

    修官道、发电站,需要海量的资金。

    而多资本收取到了足够的税,那就可以减少普通百姓的赋税,像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