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强大的臣子班底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强大的臣子班底 (第2/3页)

实一直支持陆瑜,反对土地改革,但他没有陆瑜那么迂腐,更多的为他自己着想,年纪上去后,这一两年多次提出致仕,朱见济都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

    在刑部的下沉工作中,董方的表现堪称完美。

    现在全国上至州府下至县城,都有刑部的地方分局,甚至董方还打算按照朱见济的要求,在乡镇成立刑部分局下辖卫所。

    要把全国的治安彻底的掌控于毫厘之间。

    得益于刑部的下沉,如今大明全国的治安案件,比下沉之前,减少了五成以上,有的州府,真的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能有如此成就,董方功不可没。

    所以尽管知道董方是支持陆瑜反对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朱见济还是强行挽留下来,让他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工部尚书杭敏。

    杭敏今年也六十岁了,历史上的杭敏籍籍无名,唯一可以在书中提点一句的就是个“国舅爷”,但如今的杭敏,在大明的声望地位不输于少保。

    不过这些年被朱见济压榨,杭敏累出了一身病,现在有事没事就要请假,朱见济还会经常登门探访他,聊表天子、外甥的情义。

    好消息是,杭敏在工部培养出了众多人才。

    如今工部,绝度没有任何尸位素餐的人,工部左右侍郎、诸多郎中主事、诸司司长,全是干实事的人,尤其是左侍郎,能力直追杭敏不说,还年轻。

    左侍郎殷谦才四十出头的年华。

    右侍郎周洪谟则是老臣,也马上六十岁的人。

    兵部尚书何健,也六十岁了,虽然兵部还有另外一位尚书于谦,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现在兵部的当家人就是何健。

    而何健么,性格恬淡,很多事情又交给了兵部的左右侍郎。

    兵部左右侍郎,右侍郎马文升能力卓越,有沙场经验,熟谙军中大小事务;左侍郎陈钺,四十来岁,算是年轻了,能力也很卓越,和马文升一样,都是九卿人选。

    大概率会补陆瑜的缺,升任礼部尚书。

    农部尚书还是林聪。

    都察院那边,左都御史朱英,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