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教育兴国

    第七百五十四章 教育兴国 (第2/3页)

还请陛下找一个完全的理由,以服天下人心,以封世间悠悠众口。”

    朱见济微微颔首。

    老实说,只要不牵扯到土地兼并的问题,陆瑜这个礼部尚书还是很合格的,尤其是在科举像高考制度的改革中,陆瑜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经过五年的修养生息,现在大明境内大学林立。

    各地官学每年一考。

    考中的人依然称为举子,但会根据成绩和属地,进入相应的大学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工科、理科、医科或者军事方面的,甚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含。

    而在大学里深造三年,又会有一次大学举子的京考。

    在京畿举行。

    这一次京考之中,一般只有各大学的绩优者赴京过着独木桥,然后朝廷会根据选择佼佼者为进士,直接进入京畿各部门当官,或者到地方县衙、州衙、府衙甚至承宣布政使司任职。

    基本上就是科举。

    京考落榜的,和各大学一般的举子一样,进入朝廷设置的各大下沉部门任职,根据他们在大学主攻的方向合理的安排。

    简而言之,就是京考进士是公务员。

    前景远大。

    一般举子大学毕业后,根据成绩和能力,有的能进入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和户部税务司下沉的部门任职,也是公务员。

    基层的,所以前景不算远大。

    还有一部分,则进入地方官学、医院、炼钢厂、采煤矿之类的机构,算是事业编。

    但待遇其实是差不了多少。

    前景嘛……

    更难一点。

    而这个科举的改革,颁行天下之时,天下的读书人为之沸腾,甚至有读书人入京请命,然后陆瑜就出马了。

    陆瑜挺着老朽的身躯,带着他的门生好友在全国巡查了一番,和各地的大儒、书香世家彻夜长谈,挨个说服,才让科举改革得以施行。

    朱见济知道,陆瑜有他的心思:投之以桃。

    教育改革,我们读书人支持了。

    那么土地兼并问题的改革,陛下你是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