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万字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

    074 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万字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 (第3/3页)

名打了那通语气相对平和的电话。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怨气已经消散,恰好相反,这是再第二次积聚……

    ……

    华清,A区图书馆。

    段菲本以为今天寝室里发生的一幕只是个小插曲,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她完全看不进去书,一直有些心神不宁的。有种总会发生点什么事情的古怪感觉。

    终于她还忍不住打开手机,在浏览器上搜索了宁孑的名字,除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结果。当然有为大老的那个朋友圈出现的频次依然是最高的。

    她又忍不住搜索了一下湍流算法。可惜这个名词似乎还没流行开来,网上的信息并不多。网上弹出的大都是些什么水基湍流算法,湍流数值计算,水基湍流优化之类她看不太明白的东西。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夸赞了。

    说是能解决互联网攻击问题,但如何解决,网上的信息并不多。

    就在她准备把手机放下时,很突然的微博上突然又蹦出了一条重磅消息……

    “华夏天才解决了千禧年数学难题,你们找的宁孑又有新消息了!”

    段菲下意识的点进了微博,同样是一个科技大V的微博。

    “突发:刚刚世界数学四大顶级期刊之一的《数学年刊》官网更新了一篇数学论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存在光滑跟唯一解的证明》,大家快去看看吧!可以确定论文第一作者跟通讯作者就是你们正在找的宁孑!注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第二作者!没有第二作者!没有第二作者!作者单位是华夏燕北国际数学中心、华夏燕北大学同华夏燕北体育大学数学系!”

    除了这篇内容外,微博上还有三张截图。

    第一张截图是《数学年刊》官网上醒目的大标题。

    第二张截图则是论文的一些信息,包括了作者名,投稿日期,发表日期这些。

    第三张截图则是长到不像话的论文作者单位特写。

    还没等段菲将图看完,博主又飞快的更新了第二条微博。

    “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这是一个数学物理方程,主要是描述液体跟空气等流体运动的,更具体就是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属于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其在数学界的地位大概要比庞加来猜想高那么一点点,另外跟大家科普一个常识,俄罗斯数学家克雷斯曼因为独立解决了庞加来猜想,曾获得2006年菲尔兹奖,但他没要。并且还拒绝了克雷数学研究所颁发的千禧年数学大奖以及对应的一百万美金。”

    段菲才刚刚阅读完这一小段文字,还没来得及去思考着背后代表的含义,手机屏幕突然切换到了来电状态。

    在铃声响起之前,她便下意识的滑倒了通话按钮上……

    电话是寝室隔壁的同学打来的。

    “喂,菲菲,你在哪呢?”

    “A区图书馆啊?怎么了?”

    “那你赶紧回寝室,辅导员带着一个人来找你呢,让我叫你赶紧回来一趟。”

    “啊?辅导员有没有说具体什么事情?”

    “不知道啊,就说是有些事情想找你核实一下情况。”

    “哦,知道了,谢谢啊。”

    “嗯,没事。”

    挂上电话,段菲的心情突然便有些压抑了……

    她大概能肯定辅导员找她肯定是因为这个宁孑,只是微博上描述的宁孑跟记忆中的那个人完全无法融合到一起,真不是搞错了?

    ……

    段菲接到同学电话的时候,刘铮名也赶到了卢正月办公室的门口。

    站在门前,这位物理系主任先是稳了稳心神,长长的吐了口气,这才抬起手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他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老院士要出气便让他出好了,只要他没犯错,被骂一顿说不定还能有挽回的机会。反正就两个人在,也谈不上失面子。

    这一路上他也想清楚了,人生哪有总是一帆风顺的?多少会遇到几个坎儿,跨过去便好了,时间会治愈一切。

    所以当他走进卢正月的办公室时,心态是平和的。

    但让他万万没想的是,卢院士的心态似乎比他更平和,甚至还专门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迎接他。

    “刘主任来了啊,来来来,过来,过来……”

    卢正月平和的冲着刘铮名招着手,示意他赶紧到自己身边。

    这让刘铮名感觉更不好了。

    老院士的表现太过反常,让他心头升起了些不太好的想法。

    该不能是让他过去直接动手吧?

    倒不是怕挨打丢了面子,关键是卢正月一大把年纪了,万一动起手来自己倒下了,那他的罪孽就大了。

    以卢正月在学界的地位,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刘铮名怀疑他会被老院士的徒子徒孙们给坑死。

    “卢老,要不我就站这儿?”

    “站那儿干嘛,叫你过来就过来,刘主任,你可别逼我发脾气啊。”

    “我……好好好,您别发脾气,您说什么是什么。”

    刘铮名硬着头皮走到了卢正月身边,然后眼看着卢正月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还顺便把凳子往桌子后面拖了拖,做了个请的手势:“来,刘主任,坐,别愣着,坐啊……”

    “不是,这是您的位置。”

    “让你坐你就坐!”说着卢正月拉了刘铮名一把,直到这位主任顺势走到椅子前,然后按了按刘铮名的肩膀,让他做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做完这些,卢正月又将摆在桌前的电脑朝着刘铮名坐的位置推了推,说道:“脱离了教学一线很多年了吧?英语阅读水平应该还没完全退化吧?这篇文章应该还能看得懂吧?先看看,看完咱们再聊。”

    刘铮名没有理会这句话,而是定了定神,目光很快便落到了文章标题上。虽然说的确多年没有在教育一线了,但毕竟是搞物理研究的博士出身,英语阅读能力自然是过得去的。

    更别提这些年作为华清物理系的主任,他还经常会出国参加一些会议,很多场合本就需要用英语交流,自然不存在语言障碍的问题。

    只是看清这个标题之后,还是愣了愣。

    这个开题可就太大了!是代表着三维NS方程问题被完全解决了?一个困扰世界多年的研究领域今天被盖棺定论了?等等,卢正月干嘛要专门让自己看这个?当想到这一点时,刘铮名心头有是一颤,难不成……

    “怎么样?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学者很厉害吧?我第一次看到这篇论文标题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真的没想到啊,我竟然在有生之年真能看到有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看湍流下建模最无解的是什么?是聚集跟发散,初始动能先被聚集。这意味着流体中本来分散的动能可能随机聚集到任意小的湍流中,理论上其动能可以将粒子加速到无限大。”

    “湍流尺度可以无限小,意味着动能对与方程解的控制接近无限弱。所以NS方程真的在任意条件都有光滑跟唯一解吗?难,太难了!想破脑子都难以想象的问题啊!怎么可能被人给解决了?直到我开始读这篇论文,从第一个定理证明过程就开始另辟蹊径的论文,太厉害了……”

    百盟书

    卢正月感慨着,然后如同唠家常般的问了句:“刘主任,你现在看到这篇论文有什么想法?想不想知道论文作者?我当时是真想啊!真的,当看到论文作者职业是学生的时候,我就想着如果把这学生请到咱们学校来,相当于咱们华清数学院多了个未来领军人物啊!两年,最多两年我们华清数学院就能吊打对面。”

    刘铮名此时大脑已经一片空白。

    其实不用卢正月在多说什么,他已经猜到了论文作者是谁。但这怎么可能?!

    能直接将一个素人捧到学界金字塔顶尖的学术成果被华清清退的学生给解决了?

    作为学术界的一员,刘铮名当然明白这篇论文一旦证实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那怕宁孑后半辈子什么都不做了,就靠着这个成果都能过上顶级学者才能享受的生活。满世界的各种数学报告会都会以能请到他前去讲一场为荣,嗯,这其中大概也会包括华清。

    能邀请到一位菲尔兹奖或者诺贝尔又或者其他世界学术大奖获得者来办一场讲座,然后授予其荣誉博士甚至荣誉校长的职位,本就是高校扩大自家影响力的常用操作。

    邀请这种层级的学术大拿做一次讲座往往还要给受邀者丰厚的奖金,学校高层还要抽出时间来作陪,说些好听的话。没办法,这就是世界顶级学者的牌面。

    更别提还是华夏本土的学者。

    那在华夏受到的礼遇只会更甚,毕竟华夏有种特别的第一情节。

    就好像如果进行一次街头采访,问华夏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谁,许海峰这个名字起码一半的受访者都会脱口而出。但如果把问题改成华夏第二枚奥运金牌获得者是谁,能有十分之一的人答出来,就不错了。

    是的,这一刻,刘铮名同样脑补出了宁孑拿到菲尔兹奖的画面。

    没办法,这个题目对于学术界的人来说,威力太大了。

    震撼过后,刘铮名扯着嘴角强行露出了一个难看至极的笑容,闷声道:“卢院士,这论文今天才发出来,还没被认可吧?”

    “是啊,谁能保证写出了一篇论文就一定会被认可呢?就算是牛顿再世,突然就拿出这么一篇论文来也不行啊。但你猜怎么着?也就是昨天的事情,这作者竟然还发布了一个以这篇论文为基础的算法,还挺成熟的。据说好多公司都拿去进行了初步测试,效果还逆天的好!哎,刘主任,咱们做个假设啊,如果你手底下有一个这样的学生,那前途该有多光明啊!以你现在这个年纪,加上这学生帮你站台,就是未来华清或者燕北的校长都有资格争一争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