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这个世界需要信仰

    091 这个世界需要信仰 (第2/3页)

    自然杂志社一次性列出了十家极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大型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全部都集中在西半球。

    这种搞事不嫌事大的劲头其实跟三月有得一拼。毕竟这样以公开投票的方式决定谁才世界人民心目中最影响力的实验室,其实会让许多人不开心。

    尤其是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实验室,凭啥得票没有别人高?

    所以他们不但要被那封邮件羞辱一通,还要被同行羞辱一通?

    但自然期刊给出的理由也很合理。

    他们只是一家刊登论文的杂志社,没有那个能力跟资格去认证谁家才是“这个世界最具公信力跟影响力的实验室或者研究院”,所以只能将这个标准交给世界上所有关注物理的人来评判。

    而且自然期刊还很贴心的表示,如果上榜的实验室不愿意参与竞争复现这次实验室的资格,可以随时联系他们表达反对,在允许投票的三天时间里,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将这家实验室从榜单上撤下。

    当然为了杜绝刷票这种事情,想要投票也是得有资格的,首先得是订购过《自然》杂志的会员,或者最少在物理一区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的作者。

    起码期刊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但这些说辞都是直接在网络上公开的!

    这就着实很恶心人了。

    更重要的是,当《自然》杂志社在官网推出这次投票,很快便吸引了更多媒体的目光。

    毕竟谁不喜欢搞排名这种事呢?

    人类潜意识里是有着竞争意识的,这也是哪怕普通人都会对一些榜单感兴趣的原因。

    而更多的媒体已经嗅到了商机,甚至已经开始暗地里跟最可能入选的几家实验室联系,开始竞争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全球转播权。

    如此热闹的科研界盛事,必然可以吸引无数的目光。更别提关注这种科学实验的往往还都是那些高资产人士,期间的广告肯定好卖,只要能参与转播,肯定能赚。

    看吧,当在有心人的助推下,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了,谁都骑虎难下了。尤其是上榜的实验室,如果这个时候要求《自然》把自家实验室从榜单上撤下,这不就代表着自觉竞争不过其他九家,所以就不丢丑了?

    更别提许多科学家还真想看看,宁孑是怎么远程指挥的,能复现他们根本无法成功的试验。

    ……

    不得不说在有心人的助推之下,这盛世终究如三月所愿,搅动的全世界都热闹起来了。

    尤其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不止是学术界,连普通人都开始关注之前宁孑的那篇论文。当时拍摄的试验画面更是开始疯狂的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传播着。

    关于引雷跟精准落点的科学讨论更是出现在各个角落。

    甚至欧美好几家知名媒体还专门做了专题节目。请来了相关学者,作为正反方辩论宁孑论文中的理论究竟是否正确,以及人类是否真的已经具备了征服雷电的能力。

    连带着都已经快被人们所遗忘的特斯拉线圈又再次被无数人翻了出来,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如果特斯拉当年没死,也许人类已经可以拥有近乎无限的电力资源。

    普通人尚且如此,学界内部就更不用说了……

    不停的哗然好几拨了……

    一些生性谨慎的知名物理学家们面对找上门的记者,已经不愿意对这次事件发表看法,如果实在躲不过去,一定要评论,也开始含糊其辞。

    当然也有性格火爆直接的,依然会对着镜头大肆炮轰宁孑组织了一场闹剧,让科学成了儿戏。

    尤其是当消息传入到华夏网络上,宁孑的名字也再次被挂上了热搜,甚至比上次还火。

    毕竟上次从头到尾宁孑都没有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全都是无数网友在那里自嗨。

    但这次宁孑起码回复了《自然》期刊一封邮件,而且还被全部公开了出来。更早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放到了华夏网络上。

    字里行间那桀骜不驯的姿态,顿时又让宁孑拥有了一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粉丝。唯一遗憾的大概是,宁孑甚至没有微博,哪怕已经上过两次热搜,也从来没在互联网上现过身。

    更没有回复过网友们哪怕一句话。

    大家对于宁孑最深刻的互联网印象,大概就是曾经被华清劝退,以及那张跟有为集团戈东树和另一位不知名老板的合照上——一个看上去挺帅气的天才少年!

    并不是媒体不给力,事实上想要采访宁孑,甚至想要邀请宁孑入驻的媒体很多。

    包括微博在内已经很多次试图能联系到宁孑,并邀请他实名认证,哪怕只是申请一个账号挂在那里,也能引流无数。只是可惜根本联系不上。

    对于一个陌生电话基本不接,哪怕接了听到来意也直接挂断,发电子邮件不管言辞多么恳切,也是一直石沉大海的人来说,越努力越会让人觉得加倍挫败。

    同样,国内学界也已经哗然过一次了。

    只是基本上这时候没人公开发表言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虽然宁孑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惹起了广泛争议,但是他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三篇论文,却已经得到了整个数学界一致好评。

    关于NS方程的论文自不必说,已经被许多数学家承认,眼瞅着已经不少人开始提名宁孑拿明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

    为了帮助燕北数学方旭教授尽快发表论文的那篇关于宁氏分割法的论文,更是让许多研究相关领域的数学家只觉得醍醐灌顶。尤其是对于研究辛几何的数学家来说,开发出能让他们工作量少几倍的数学工具,足以让他们顶礼膜拜。更别提在国内宁孑还有华夏数学界两尊大佛护着。

    如果宁孑始终不做回应,或者有人还会忍不住说两句。

    但宁孑已经在给《自然》发邮件了,愿意远程指导这次试验,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为马上就能得到结果的事情平白得罪人,肯定没人愿意干的。

    而对于其实跟学界无关,又跟这次试验密切相关的华夏夏锐激光设备公司来说,大概只有惊喜。

    跟宁孑试验用的同型号激光发生器一百多台的库存现在已经彻底卖光了,而且大都还是高价卖掉的,官网上挂出的缺货状态已经真的不能再真了。连在南非仓库里的十多台都已经发往了欧美那些高级物理实验室。

    更让窦少涛没想到的是,同款设备的订单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甚至更多了,车间也已经开始二十四小时加班生产这款产品。

    一个全球每年需求量大概也就数千台的冷门产品,硬生生的成了今年集团最热销的大型激光发生设备。

    这是之前宁孑跟他画饼时都没提到的,而且设备的利润上涨已经远远超过了宁孑之前预估的30%-40%,总体已经超过了80%。

    比如一家名为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一次性订购了30台,窦少涛甚至不知道这所大学打算买这么多去干什么,这玩意儿又特么不能吃?

    而且为了尽快拿到货,对方甚至主动提出可以接受百分之二十的溢价,只要能将订单排在最前面……

    对于这种赤果果的炫富,拿钱砸人,还违反社会主流价值观想要插队的行为——窦少涛极为爽快的选择了屈服。

    毕竟公司是要赚钱的。

    这种土豪的钱不赚,满天神佛都不会原谅他。

    想想看吧,这还是公司的冷门产品,如果换成公司的主打产品,能有这种销量跟溢价……

    算了,不能想了。

    再想深点,他都想把自己业务总裁的位置直接让给宁孑了,虽然对方大概率也看不上眼。

    ……

    就这样,在无数人的或期盼,或等待看笑话的时候,《自然》官网上的最受信任实验室评选投票也终于出了结果。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以3562票,领先第二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3票的微弱优势,拿到了这次接受宁孑远程指挥,并面向全球进行直播的引雷精准落点试验权利。

    当然,这次投票其实最终得票率控制得挺好,哪怕是得票最低的德国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跟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得票数也都超过了三千票,起码大家的面子都顾及到了。

    而且《自然》杂志社这边官方刚确认将会给宁孑去邮件,确定这次复现这次试验的实验室为费米国家实验室。

    费米实验室便直接跟宁孑联系上了,根据所需要的各项安排,以及考虑天气情况,双方约定了这次试验将在三天后费米实验室会在当地时间上午八点前完成所有准备,并正式开始连线,如果云层条件允许,就由宁孑直接开始指挥试验,如果不允许的话,则等待条件允许。

    确定了时间之后,费米实验室立刻便在官网上广邀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前来观摩这次试验。

    同时对于拿到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奖,以及沃尔夫物理学奖等奖项的物理学家,如果愿意前来观摩,费米实验室还会全额报销所有费用。

    至于前来观摩的其他科学家也会安排试验当天的用餐跟当晚住宿。

    总之在诸多有心人的操控下,让一次简单的学术道德问题,变成了整个世界物理学界的狂欢。

    以至于国际博彩巨头都闻风而动,直接开出这次试验能否复现成功的投注通道。因为复现试验只有成功跟不成功两个选项,所以玩法也特别简单。

    直接设置两个奖池,玩家们可以直接向奖池投科学币。一枚科学币平台售价十美元,投入奖池后则价值9.5美元,相当于博彩公司抽成5%。两个奖池内的投注金额在官网实时显示,出了结果之后,赢家直接按投入比例瓜分输家奖池中所有的奖金。

    当然这也不是西方那些博彩公司第一次拿科学开涮了。每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前,这些神通广大的博彩公司甚至能直接拿到进入最终候选人的名单在官网公布,并直接开出实时赔率。

    不过目前看来,绝大多数投注者还是相信科学的。

    试验不可能复现的彩池里已经攒了1.3亿美元,而认为试验可复现的奖池里仅有3381万美元。

    显然选择可复现的大概率还有许多投机者。

    毕竟这个世界永远不会缺少那些最爱以小博大的人,根本不会去考虑隐藏其中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