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大势不可阻

    105 大势不可阻 (第1/3页)

    宁孑的房间里,三个人同时陷入沉默。

    尤其是葛林月,她对跟宁孑见面后讨论的话题有了许多的预演,但依然没想到从宁孑口中听到这么个建议。

    在体大投资一个芯片研究中心?

    这可跟投资两个新院系,建几个实验室不一样。

    这玩意儿需要投入的资金可跟建设院系没什么可比性,更别提宁孑还说要研究新构型。

    这已经不是新材料实验室那么简单了,需要一整套实验室的配合。

    更可怕的是看宁孑的态度,如果真的有收获了,苹果还享受不到专利。

    一时间葛林月有些不太清楚宁孑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这是对苹果又什么成见?

    好吧,她决定换个方式跟宁孑沟通,下意识的扫视了一圈房间内的环境,目光突然被蜷缩在窗台上的三月所吸引。

    从走进房间开始,葛林月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宁孑身上,还真没注意到房间里还有只小猫。

    “这只猫真可爱,它叫什么名字?”葛林月突然问道。

    宁孑瞥了葛林月一眼,又看了眼那只最会装可爱的猫,撇了撇嘴,还是应了句:“三月。”

    “三月?所以它是在三月出生的?”

    “喵……”

    三月叫了一声。

    “咦,这是听懂了我们在聊它?”

    三月轻盈的从窗台上跳了下来,迈着它的小猫步,走到葛林月面前用看了这女人两眼,然后走到宁孑面前直接跳到了宁孑的双膝上,然后再次眯着眼睛趴了下来。

    宁孑抱住三月,双手摩挲着小猫的脑袋,沉吟了片刻道:“如果苹果愿意为体大投资一座现代化程度极高的芯片研发中心,如果出了成果,以后苹果可以优先以合同约定的底价获得使用权。成果本身的着作权、专利所有权当然应该归发明者所有。”

    葛林月皱了皱眉,问道:“那如果没有成果呢?”

    宁孑面无表情的答道:“如果研发中心按照双方约定的规模建成并投入研发之后三年还没有任何成果的话,我可以亲自为苹果打造一款更智能的Siri。嗯,比有为集团已经发布的M10自带的手机助手更加智能。”

    葛林月想了想,追问道:“那么研究中心是一次性建设投入还是需要持续对研发进行投入?”

    《仙木奇缘》

    宁孑也立刻答道:“都可以,但会影响合同约定的底价浮动比例。简单来说,一次性投入有了成果,苹果又恰好想要,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如果持续投入,相应会很低。”

    “那么这个所谓的底价如何确认?”

    “一,成果出来后会有专业的评估,苹果可以参与其中,并确定折扣价格;二,苹果拿到的价格将相对于授权给其他商家的价格按比例降低。”

    葛林月立刻追问道:“以我的理解就是,未来的体大芯片研发中心开发出了一款芯片,如果确定对外专利授权价格最低为一千万,合同约定苹果能享受底价为原价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意味着我们能以五百万的价格拿到使用权,同时研发中心相关技术对外授权价格不会低于一千万,是这个意思吗?”

    宁孑点了点头道:“是。”

    “芯片研发中心所有的成果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

    “是。”

    “听起来不错,但这个时间卡的太死了。哪怕一座小型的芯片研发中心,从投资到建成最少也要一年,在加上三年的研发期,换句话说,苹果起码要等到四、五年后才能有收获。这个投资周期太长了!如果我们签订合约之后,你就能帮我设计一款Siri,我们今天就能确定下来合作方案。”

    宁孑静静的看着葛林月,静静的撸着猫,偏偏那只猫也静静的瞪着那双可爱的眼睛盯着她。

    这让葛林月感觉到有些不自在……

    下意识的将目光挪向一直没吭声的陈永刚,然后又是微微一愣。

    这位体大校长像是在——走神?

    葛林月是真的感觉有些凌乱了。这里是真的很古怪,一座芯片研发中心,哪怕只是建设,不管后续投入,那也是十多亿的投入。毕竟中心内许多实验室的要求是极高的。

    但这位校长却一句话不说,是真不怕她拍拍屁股走了,不再考虑跟体大的合作?

    所以现在体大建设现在到底谁做主?

    来之前葛林月可是也专门研究过陈永刚的,事实上这位校长兼体大党高官风评可是很强势的,这就叫强势?!

    好吧,校长这边大概是没帮助了,葛林月再次将目光转向宁孑,开口道:“我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这次宁孑回答的很快:“是。”

    葛林月皱眉,认真的问道:“哪里过分了?”

    宁孑也同样认真的回道:“钱很多公司都有,芯片研发需要的设备,很多公司也能买到,但相关技术暂时只有我这里有。”

    “有为集团同样也有。”

    “不一样。”

    “不一样是什么意思?”

    “有为集团属于一种实现智能的方式,已经授权给他们。Siri会是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授权给你们。而且你觉得有为集团能把相关技术授权给你们?”

    “不同的实现方式?”

    “不然呢?”

    第二次的交锋,葛林月再次卡壳了。

    不过片刻后她葛林月便重整旗鼓开口道:“但是三到五年的周期确实太长了。”

    宁孑随口答道:“哦,也没事。”

    “对不起,你说的没事是指?”

    宁孑困惑的看了葛林月一眼,似乎是在鄙夷这位总经理的理解能力,但还是说得更清楚了些:“不合作没事。”

    葛林月终于忍不住了,很正式的侧过身,转头看向陈永刚问道:“陈校长,这也是体大校方的意见吗?”

    “嗯?什么意见?”陈永刚回过神来,下意识的问了句。

    石锤这位校长的确在发呆了。

    事实上陈永刚的确在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之前觉得不需要太着急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是在原校区申请扩大,还是另寻他址建设一个新校区?哪种方案更可行的确需要仔细斟酌。

    至于葛林月跟宁孑的谈话……

    这关他什么事呢?

    “我方觉得宁孑同学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这种些苛刻的条件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之间谈过的那些合作方案。”葛林月用极重的语气说道。

    “哦,这样啊……那的确让人失望。”陈永刚很惋惜的说到。

    但葛林月敏锐的观察力却让她从这位校长极力想表达惋惜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味道。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是宁孑在一直逼着校长尽快发展学校。事实上,学校管理层对于扩大专业,对于学校发展并没有她想象中那样有迫切的需求。

    是的,葛林月起码猜对了一半。

    对于陈永刚来说,学校突然膨胀得太厉害并不完全是好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他更希望是那种可持续性慢慢的发展,让大家都能缓过劲儿来。

    这一下子突然新增了三个自然科学专业,已经快让整个学校各个部门乱套了。

    更别提学校是真快没地方继续塞人了。

    即便建一座芯片研发中心,如何管理也完全没有经验。

    宁孑也许做学问很强,但是很明显这家伙必然更不擅长管理。到时候学校里这么多二级做研发的实验室能不能运转顺畅都是个问题。

    真的,现在陈永刚最忧心的已经不是体大发展陷入停顿,而是担心这样无序发展,未来面临的难题会越来越多,甚至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

    新建院系还好说,新建一座芯片研发中心,说不好真会被些比他更不讲武德的人惦记上。

    大家都缓缓,其实挺好的。

    唯一不好的,大概就是葛林月了……

    站在从商者的思路去考虑,有人愿意投资,送钱,这难道不是政绩吗?作为校长还不想拿这些钱?

    所以燕北体大这些人到底都是什么些神仙人物?

    学生不像学生,校长不像校长的!

    好在陈永刚看出了葛林月的困惑,考虑片刻后干脆直白的说道:“葛总可能不太清楚,我们体大的校风是兼容并包的。像宁孑这样的学生,他做的研究跟学校本身无关。所以如果你们单纯只是想为我们体大发展做贡献,那我作为校长是非常欢迎的,一定会好好配合!但如果你们是有所求的话,那真的很抱歉,学校不会干预宁孑的决策。毕竟所有成果都是靠宁孑个人努力做出的,我们也没那个资格指手画脚不是?”

    听到这番掏心窝子的话,葛林月点了点头,她大概明白宁孑为什么不选燕北跟华清这种一流大学了。好的住宿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哪里都能给,但这种自由度……

    真的,葛林月都有些羡慕了。

    ……

    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图书馆。

    宁晓此时分外苦恼。

    苦恼的原因在于,前些日子,她被方旭说动了,打算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机会,充实下自己然后考个研。前天跟图书馆的顾姐聊了聊这个想法,结果今天已经有好几位教授来图书馆亲切的跟她交谈过了……

    大多数教授表达的很含蓄,但宁晓能听懂这些教授们恰好手下都有在职研究生的名额,如果她确定了想学相关的专业跟方向,可以提前跟他们联系,帮着她做一些考前辅导。

    当然也有表达更干脆的,在职研究生,只要宁晓愿意考自己的研究生,肯定能录取。

    涵盖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的。

    好在宁晓跟顾姐说过,她理科不太好,所以考研也会选择社会人文向的专业。于是来的教授大都也是研究这些方面的。法学、语言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

    五位教授给出了五个选择方向……

    当然这并不是很重要。重点在于宁晓完全不明白她怎么就突然这么吃香了。

    虽然宁晓怀疑跟宁孑有关,但她想不通宁孑能帮这些教授什么。

    终于在送走了刚刚来借书的一位教授后,宁晓打开微信给方旭发了条消息:“今天好多教授让我去读他们的研究生,是什么意思?”

    发完消息就开始忙碌,大概一小时后,对面才回了话:“什么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