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开幕式上

    115 开幕式上 (第1/3页)

    多米尼特·邓肯其实很烦科南·拉马尔这种家长式的说话风格,因为跟宁孑有些像。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事懂得都懂,不懂得话,我现在不方便给你解释,你听话就OK了!”

    这是把他当什么人了?!

    但他能怎么办呢?

    宁孑年纪比他小,但是宁孑的数学水平让他望而生畏。

    科南·拉马尔不止年纪比他大,在学术圈混迹的资历还比他深,成就也不比他低。更重要的是,在华夏举目无亲的,现在只有这么一个朋友,他实在不想跟这位大教授因为这种话题争论。

    不然周末连个一起去寻找美食的朋友都找不到了。

    太难了!

    好在也不算什么大事。

    哪怕这次四年一次的数学家大会错过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他今年才26岁,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起码还有机会参加十多次世界数学家大会。

    算了,忍了。

    多米尼特·邓肯如此安慰着自己。

    ……

    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

    这里可以说整個美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因为有许多高科技公司再此地落户,所以奥斯汀也有“小硅谷”的美誉。

    在繁华的议会大道第二街旁一栋三层的房子里,尼森·蒙巴顿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处理着各个分区发来的各种文件。这些文件都是已经在德州生根发芽各个城市分区的光明教大小主教们发来的各种诉求跟情况汇总。

    是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尼森·蒙巴顿已经从一个县开始,让光明教信众遍布了整个德州,甚至在州首府都有了办公的位置。

    而且这里可比他曾经在硅谷的那家小公司要气派很多。

    厚重的实木办公桌是前任房主留下来的,据说当年购买的时候仅这张桌子就价值2.8万美元,是美国的匠人使用纯红橡木手工打造,不但结实耐用,还保养得极好。

    如果不是尼森·蒙巴顿仔细检查时,看到桌脚处已经磨损的不太明显的madeinChina的标识,说不定就真信了。于是这位精明的商人以此为突破点,将整栋楼的购买价格活生生谈下了百分之十。

    是的,这栋楼已经成为了光明教在德州的总部,当时买下来总价是530万美元,首付百分之十,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中介费,税费,律师费,保险费,总计砸出去了七十万美元。

    但尼森·蒙巴顿确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尼森·蒙巴顿的视角看来,他一直跟宁孑保持着邮件联系。当他的光明教终于在圣诞节前夕,与德州的第二大城市圣安东尼奥彻底站稳了脚跟之后,他也终于得到了宁孑的信任,对面也终于来了一封对他影响极大的邮件。

    邮件中,宁孑建议他趁着这个时候,极致网络安全算法专利还值钱的时候,想办法尽快卖掉尼森威尔公司,跟这家公司彻底脱离关系。

    甚至邮件中还给了他好几位潜在的买家,虽然定的转让价格看起来稍微低了些,只有三千万美元。毕竟当初尼森·蒙巴顿为了拿到这项专利也是花了不少钱的,真要算下来前前后后起码砸进去1000多万。

    如果在加上为此产生的各种资金成本,起码也得是1500万左右。

    不过在犹豫了一个晚上之后,尼森·蒙巴顿还是决定照着邮件上的建议,在半个月内便将公司出手。缴纳完各种费用之后,还剩下1300多万美元。

    这个时候,尼森·蒙巴顿也没有回头路了。所以这笔钱也都被尼森·蒙巴顿投入到了光明教的建设之中。

    在美国想成立一个新的宗教其实不难,难的是将其正规化,合法化,以及能有足够多的信众。毕竟这里是各种奇怪信仰泛滥的国家,哪怕是去信仰一条河,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都是可以的。

    当然想要正规、合法化,还想要获得足够多的信众,那就需要钱了。如果要得到州政府的认可,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以及通过审核的活动场地。

    在尼桑·蒙巴顿看来这特么就是在抢钱……

    固定的场所有面积要求,不管是买还是租都要给交税不说,还要在当地找中介,找律师,那些高昂的费用,最终也会有一部分成为税收。

    至于缴纳的所谓押金大概率是根本退不回来的。因为市政厅那帮人总能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把这笔钱给克扣掉。当然尼森·蒙巴顿现在也不在乎这些了。

    经营光明教已经成了他决定奉献一生的事业。因为他侍奉的是一位还健在的神!

    当然能让一位将美元视作信仰的人,如此顶礼膜拜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宁孑通过无数封邮件指引,给尼森·蒙巴顿变了个魔术。

    短短一周的时间,尼森·蒙巴顿按照这些邮件的指点,将一千万分散到二十个不同的账户中,组织一群人频繁的在期货市场上按照那些阅后即焚的邮件操作,将一千万美元变成了7900多万美元……

    这还是因为有两次忙中出错,让他损失近了500万。但不要紧,现在尼森·蒙巴顿对光之子的真心堪比钻石。这是他第一次知道,有些人赚钱能比抢银行更快。

    可惜的是,这种指点只持续了一周。

    虽然他还想继续下去,但回复的邮件只有一个建议:“贪婪是永恒的原罪,孩子,还不明白吗?所有纸面上的财富都是假象,信仰才是你走向成功的唯一密码。”

    简单的一句话让尼森·蒙巴顿如同醍醐灌顶。

    是啊,他现在是整个北美唯一能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神谕的男人,还怕没钱?

    事实已经证明,哪怕是活着的神也对世俗的财富不屑一顾啊!

    有了近八千万美元的运作资金,尼森·蒙巴顿之后的豪气可见一斑。

    现在他必须要花钱啊!

    只有把这些钱都尽快花出去,用在最忠实的信徒身上,他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就这样,不停挥洒着金钱,很快光明教在德州飞快的开枝散叶。几乎每座城市拥有了固定的信众聚会地点,甚至大型城市还不止一处。

    发展到现在光明教的账户上还有3000多万美元,信众则已经达到了四十八万之巨。

    要知道德州总人口也不过550万人,相当于现在差不多每十一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光明教的信众。

    这还只是尼森·蒙巴顿大半年的成果。

    不过近期他并没有忙着继续扩大战果,而是来到了德州首府,开始修炼内功。是的,教会发展越来越壮大之后,再次接到神谕指引的尼森·蒙巴顿,意识到他需要用最熟悉的方式来经营这份事业。

    于是尼森·蒙巴顿便来到了德州首府买下这栋楼。他高薪挖来了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团队为教会的资产跟财务做规划,请了专门的团队为所有教会的信众们建档,更亲自面试了合适的律师开始组建一个庞大的律师团队专门为教会内部事务服务……

    当然,尼森·蒙巴顿本人也开始了做他最擅长的事情,一张五百万美元的支票让他顺利跟州参议院许多大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这也让他不得不经常出入那些豪华的上流宴会。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竞选经理能认识像尼森·蒙巴顿这样有意愿大把捐赠竞选基金的富豪。虽然州长、州议员这些职位的竞选花费相对于联邦职位竞选要小的多。

    但同样不是个人能承担的。

    毕竟想要曝光就需要金钱的支持,每一次演讲,每一次上电视、报纸、网络……都需要大把的投入。就跟明星买热搜一样,他们要想自己的主张能被更多的人听到,就需要无数的金钱铺路。

    再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国度里,谁特么会嫌钱多呢?

    当然对于尼森·蒙巴顿来说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所谓的上流社会。毕竟在硅谷的时候,以尼森威尔公司的规模,他是绝对舍不得在没有任何可以立刻兑现的利益情况之下,直接开出一张五百万美元支票的。

    好在他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强大的适应能力。

    很快他便学会了如何用绅士的方法跟这些上流人士打交道,无非就是用更优雅的言语来表达那些真实想法。这也让他更受那些上流社会人士的欢迎了。

    就在他在这种生活中如鱼得水时,再次收到了宁孑的邮件,这也是他的信仰第一次给他布置具体任务。

    ……

    六月里的这个午后,尼森·蒙巴顿静静的看着屏幕中邮件里的每一个字。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才是他人生中真正的财富密码。

    即便汽车喇叭声,喧闹的人生不停的从半开的窗户钻入房间,也丝毫没影响到他的专注。

    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不管他的信仰是否知晓,他在面对圣谕时,都要保持这份虔诚的专注度。

    发来的命令其实很简单,让他告知信众们,以思科、爱立信、洛基亚为代表的那些网络设备制造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里有很坏很坏的东西,会威胁到许多人的利益跟安全……

    嗯……

    这个命令简直棒极了。

    网络设备里有很坏的东西。

    尼森·蒙巴顿感觉极为庆幸,他之前就听宁孑的,把尼森威尔公司卖掉了。因为现在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很坏很坏的东西是曾经公司赖以生存的极致网络安全算法。

    当然以绝大多数信众们的智商,他们大概会认为思科的产品力装了强辐射源又或者能够窃取他们脑子里秘密的东西。但谁在乎呢?

    反正宁孑的命令只需要让信众们相信这些网络设备里有坏东西,可能造成什么后果。至于是什么坏东西,邮件里同样没有提过,他自然也不需要纠结。

    当然这种事情可不需要他亲自去处理了。

    尼森·蒙巴顿只是随手按下了桌上的按钮,很快他的办公室大门便被推开,一个极为符合西方白人审美标准的女性探进了半边身子,含情脉脉的又尊敬的目光落到尼森·蒙巴顿身上,问道:“宗主教,请问您有什么吩咐?”

    尼森·蒙巴顿略带贪婪的目光扫过女人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