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人尽其用,物超所值

    126 人尽其用,物超所值 (第1/3页)

    深夜,宽大的办公室内,秘书正在汇报喜讯。

    “深城夏锐激光设备仪器公司的高频x射线激光发射器最终检测刚刚获得了成功,并成功实现了使用强烈脉冲撕裂空气分子中的电子,形成高离子通道进行引雷操作的试验。根据专家组评估,这种高能激光器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夏锐激光已经开始跟参与这次合作的各大实验室探讨工业化升级,并与最迟半年后达成工业化量产的目标。”

    听取汇报的老人点了点头,笑了。

    “我记得夏锐激光研发这套激光发射器的设计方案是宁孑那孩子提供的吧?”

    “是的,其实不止是方案,他当时几乎提供了整套设计图,还经过光学所的专家论证。”

    “呵,这个宁孑,是真有点东西啊。这搞理论在行,搞技术也在行,怕是除了不会生孩子,这个世界上还真没啥他不懂的了吧?”

    看到老人心情很好,秘书很配合的打趣道:“真要说不擅长的也有,比如他就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把很多人气到跳脚呢。”

    “哈哈……那也是正常的,他也不需要擅长跟人打交道嘛。年轻气盛才好,有喜欢的女孩子才好。科学家太自闭了也不是好事。对了,他说要做机器人,还要做常温核聚变,你也听了专家的汇报,都不乐观啊。但现在看来,他是有底气的嘛。”

    “那的确是。”

    “所以还是得大力支持啊!对了,他今天要地,确定好了吗?”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体大周边很难调整出这么大一块地了。不过东北边的平凹区正好有一万亩的国有用地正打算转让,土地编号447367,本身也是打算做科技企业用地,而且七通一平都已经做好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距离体大稍微远了些,开车的话大概得跑九十多公里。”

    “哦,地图拿给我看看。”

    “是!”

    “嗯……的确是远了些,这样你回头把这个情况去跟搞交通的部门知会一声,让他们开个会,研究个方案出来,尽快规划出一条直通两地的高速路来,尽快把这个项目落实了。毕竟直接把体大搬过去不现实。这边也不能丢,苹果赞助了体大的那个亚洲规模最大的芯片研究中心,也得这孩子在体大坐镇。”

    “是。”

    “嗯,行,你先去吧。”老人挥了挥手道。

    ……

    陈永刚正在家中的书房里看着摆在桌上的两罐茶叶傻笑。

    这是宁孑转送给他的,当然最关键还是真正送茶的人。

    起码说明他的名字被人知道,这就值得他一直坐这里傻乐了。

    一直以来的付出这也算是有了回报。不枉他配合宁孑承受那么大的压力留在体大这一亩三分地。

    心里正美着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

    陈永刚看了眼来电号码,略微有些疑惑。电话是华清一位副校长打来的。属于那种在通讯录里,很久没有联系过的僵尸号了,有些拿不准怎么会突然给他来电话。

    难不成燕北大学都没能完成的事情,五道口职业学院也有了想法?

    抱着疑惑,陈永刚拿起电话,按下了接听键,随后热情的问候道:“屈校长,好久不见了,今天怎么突然想到我了?”

    “哈哈,陈校长,还能有什么事?当然是恭喜你们了,现在体大发展的可谓是蒸蒸日上,我听说上头又要给你们划拨一块万亩规模的科研用地。所以提前打个电话来,恭贺一声了。”

    对面爽朗的笑声,让陈永刚下意识就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把茶叶交给他时,宁孑就跟他说过这个事情。他倒也不意外。

    宁孑开了口,上面也答应了,这块地迟早是体大的,恭不恭贺都一样。但人家主动打这个电话示好,肯定是有所求的。

    所以陈永刚决定绵里藏针的回应一句,以表达态度,于是热情的说道:“哦,那谢谢屈校长了,说起来体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也的确得感恩华清大学的帮衬啊,感谢,感谢。”

    陈校长相信这位屈校长是能听懂他这句话的,而且他这番话也的确是实际情况。

    毕竟如果没有华清大学把宁孑劝退,还真就没有体大的今天,从这一点上来说,华清真的功不可没。

    对于陈永刚来说,这么说就是妥妥的政治正确。

    别人知不知道他不管,但他很清楚体大能有现在的格局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宁孑虽然从没有在人前提过华清大学怎么样,但是之前那件事在网上被曝光后宁孑的态度,陈永刚却是了解的。简单来说就是三不原则,不恨,不理,不原谅。

    站在陈永刚的角度,宁孑这种表态,就已经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对这些人不假颜色。

    当然他也的确没必要跟华清系交好,反正他也不靠高校圈那些资源混。现在体大只要有地,钱他都不太需要考虑了。如果可以,陈永刚都想能在他还在位置上的时候真能把华清合并了,那就真的舒坦了。

    所以哪还需要虚与委蛇的给面子?

    就直接怼,感觉还挺爽。毕竟以前是真不敢……

    他的这句话也的确让对面半晌没吭声,不过很快,这位屈校长便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给出了回应:“陈校长太客气了。其实今天打这个电话还是有些事情想要拜托你。”

    “哦,行,只要我能办得到的话,那肯定没二话。”陈永刚很大气的开口道,如果了解陈永刚的人就会知道,当这位校长大人以如此方式拍胸脯的时候,最后大概率都是肯定办不到。

    不过对面还是很快说出了请求:“其实还真不是什么难事,你看能不能跟宁孑谈一下,我们双方在做个正式的和解,然后公布一下。你也知道,现在总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带节奏,搞得一些工作实在没法做了。”

    听了这话陈永刚彻底明白了对方打这通电话的原因。

    对于华清现在的窘境他其实也有耳闻。

    虽然陈永刚从不上微博,也很少有时间上网,但华清官微最近三番四次被热心网友@跟光顾这事,最近饭局上很多人都当成笑话在他耳边说过。

    不过陈永刚还真没想到对方因为这个事找上他。

    因为在他们这个层次的人看来,这种网络上的热议,对学校的影响其实并不会太大。被人评价几句很难说就对学校的声誉有什么现实影响,更别提华清有着百年底蕴。

    这么说吧,在陈永刚看来,反正网上吐槽华清的大概率也不是华清招生的目标。冷处理也就没什么事儿了。华清现在好像也就是这么处理的。

    “不至于吧?屈校长,也就是网上被吐槽几句而已,您这话说得也太夸张了。网友嘛,不就是凑个热闹,等段时间热度散了,谁还会一直带节奏?网友也挺忙的嘛。”

    “陈校长,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我们之前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操作的,但你也知道,最近这热点太多了些。每次都这么来一波,遭不住啊。这事都过去一年多了,大家有什么怨气也差不多该散了吧?不如坐在一起聊聊。把这个事彻底解决了,别被这情况搞得大家心里又都有怨气了……”

    对面很无奈的说道。

    站在华清的角度也的确挺无奈的。

    一年了,距离宁孑第一次上热搜到现在整整一年了。

    宁孑只要搞出事情,华清依然就被动上热搜。

    这都已经成了一个互联网必备的狂欢项目了,甚至已经开始从互联网蔓延到线下了。

    比如今年去各个单位实习的大四生回来都是各种受不了。

    那些同事们听说是华清毕业的,都忍不住调侃一句:“这年头能从华清毕业,那必然是人中龙凤了。毕竟华清可是图灵、菲尔兹奖都看不上的学校呀。”

    甚至影响到了选择留学海外的留洋学生。学术圈就那么大,哪怕放到世界范围某个研究方向也就那么多人。开开心心拿着推荐信出去了,见到导师第一面,老外导师好奇的问一句:“听说宁孑以前是你们的学生,怎么学校还把他开了?让他去体大了?能不能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

    想想看吧,那场景多尴尬?导师的要求不好拒绝不说,更别提人家还真就没啥恶意,仅仅只是纯纯的好奇而已。

    于是刚走出去的留学生们也只能在各种曾经的同学群里吐槽,然后又反馈到学校里……

    更别提维护学校官微的同学都已经遭不住好几波了。

    就连学校教授出去开个会,也经常被开同样的玩笑,搞得许多教授心态都快崩了。

    更可怕的是,连招生都真的受到了影响。根据招生老师们的反馈,现在许多优秀学生跟其父母是真被网上无数人洗脑了,认为华清本科阶段的成绩跟学术评判标准可能是有什么问题的。

    所以同等的条件他们还真更倾向于选择燕北大学甚至体大。

    想想看吧,招生老师跟学生谈的时候,纯洁的高三学生一脸无辜的问一句:“宁孑学长真的是因为学术警告被劝退么?”让招生老师怎么回答?

    难道直说其实就因为一个误会,以及当时辅导员老师工作不仔细么?

    那要解释的问题岂不是更多?

    统一回答“那只是个例,其实华清当然不是这样的。”但也得那些纯洁的高三优秀生信呐。

    直接后果便是,以前顶级的优秀学生,基本上华清跟燕北五五开,尤其是喜欢工科的学生,首选一般都是华清。但今年这个趋势已经隐隐成了5:3:2。大概占了五成的依然是燕北大学,华清只剩三成,还大都是其优势的工科专业,被体大跟燕北大学硬生生抢走近两成的优秀学生。

    简单来说就是燕北体大直接抢燕北跟华清的,燕北大学又把本来华清能争取到的一部分学生给抢了……

    更可怕的是,体大正儿八经的理工科院系就只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院、物理系、化学系跟一个材料学院。这种情况下能活生生从华清这边抢走两成优秀生源,着实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在这么发展下去,华清说不得还真会从第一梯队掉下去。于是便有了这通电话。

    总之,现在整个华清从上到下大家都厌烦了现在这种情况。

    只想能一劳永逸的把问题解决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