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挑选导师

    137 挑选导师 (第1/3页)

    第二天早上宁孑准时醒来,睁开眼睛后,少见的没有直接起床,而是在床上多躺了一会。

    静静的回味昨晚在绚烂场景中思考的内容。

    很挫败。

    果然事情并没有三月之前描述的那么简单。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理论数学,还是理论物理,到了某一个程度,已经不是坚持学习就能理解的了。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三月同样帮不了什么忙。

    毕竟三月再强也只能指导他曾经它主人证明过的理论跟公式,如果它有那个实力将理论继续向前推进的话,那它也不需要找人帮助了。

    三月曾经的主人爱好广泛,研究了许多,但终究没有看懂全部。

    目前宁孑无法理解的部分,三月自然同样无法理解。

    这大概说明了三月不是万能的,它能够通过整合人类社会所有资源,根据已经储存器中的图纸,生产出超越时代的产品,但终究没法帮助人类创造出可用于指导研究宇宙跟微观世界的理论基础。

    这其实也说明宁孑有着可怕的自律跟努力,甚至能提前完成三月布置的学习内容。

    同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将理论向前推进的难度极大。不过这才是正常的,就好像一个数学难题持续几百年没人能解决都是常事。

    想要在几天内有所收获,哪怕是欧拉、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已经证明了自己有多伟大的天才人物也只会摇着头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说到底,宁孑感觉挫败,无非是之前走得太顺利了,飘了。

    如果宁孑能够看到多米尼特·邓肯的日记,大概就会发现那个家伙跟他一样,对已经让人咋舌的出成绩速度依然感觉很不满意。当然这其实也得怪宁孑,毕竟如果以他的成就做参照,的确会让人生出许多错觉。

    当然多米尼特·邓肯其实也属于那种已经被宁孑洗脑的数学家。

    就这样宁孑在床上躺了片刻后,让自己思绪更加平静之后才从床上起来准备去洗漱。

    坐到电脑前时,宁孑主动打开三月的聊天窗,主动问了句:“你的前主人陷入瓶颈时,通常是如何做的?”

    很快,对话框里给出了回应:“喵,谈恋爱,教学生,或者到处打击同行。我的主人曾经说过,只要把同行打击得够惨,打击到心理失衡,就能从他们的负面情绪中汲取灵感跟力量。当然,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帮助他走出瓶颈,他也会选择先换个课题换换脑子,然后等待灵感不期而至。”

    从这个回答中,宁孑大概知道三月惹事都不嫌事大的性格是受何影响了。毕竟一般人真干不出自己陷入研究瓶颈了就去打击同行这种事情。按道理不应该是去跟同行交流吗?

    至于谈恋爱……

    宁孑觉得顺其自然便好,能从恋爱中找到灵感似乎也夸张了。

    不过教学生对他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帮助。虽然他还是学生,不过每周五也会跟一帮研究生跟博士生上课。

    那就只剩下换一个研究课题换换脑子了?

    不过没等宁孑询问,三月便又发了消息。

    “喵,虽然每个人习惯的方式不同,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周五下午的课程并不能算教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指点。以导师的名义介入到学生的课题选择跟研究,有可能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获得灵感;其次在某个问题上被困扰几天甚至几周、几个月并不算陷入瓶颈,事实上哪怕是我的前主人,对于陷入研究瓶颈期的认定也是以年计算的。”

    好吧,虽然这只猫一向以打击人的自信心为乐趣。但这次却展现出少有的温情与宽容,甚至有鼓励的味道。尤其是那句对陷入瓶颈期的认定是以年计算的,多少让宁孑安了些心,起码不再觉得是自己智商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也给他出了有益的主意

    ——带几个学生。

    如果上课不算是教学生,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三月是在鼓励他可以考虑带几位研究生了。宁孑性格中有一点还是很好的,比如很愿意接受意见。

    虽然理论上他目前还没有带学生的资质,毕竟他自己都还是体大大一的学生。当然实际操作上应该问题不大,特事特办肯定是可以的。毕竟他有菲尔兹奖跟图灵奖的双重加持,这两个奖项随便拿到一个,基本上都能在世界学术圈横着走了。

    而且这个主意还不错,不管是数学还是理论物理课题都很好找。能学出来就是未来科研领域的生力军,芯片研发中心跟未来一万亩的机器人研究生产基地都需要高级人才。

    万一学不出来……那大概也就只能怪他们自己不努力了。

    所以宁孑决定去跟陈永刚聊聊,然后去向卢正月取取经,毕竟在带学生这方面他的确没有什么经验。

    没有了学习任务,宁孑也不像以往早起如同打仗一般,一个电话让人把早餐送来,而是主动走出门,在学校里的操场上熘达了一圈,舒展了下身体,然后到食堂吃了顿平平无奇的早餐,这才给陈永刚打了个电话。

    得知陈永刚已经到了办公室之后,便慢悠悠的踱着步子回到学校的行政大楼。

    ……

    “你打算带研究生?”果然,宁孑提出的要求出乎是陈永刚完全没想到的。

    “嗯,所以要咨询下资格认定的问题。生源的话,我建议今年暑假体大的理工科方向能办三个考研夏令营,分别是数学、计算机跟量子物理。对了,多米尼特·邓肯跟科南·拉马尔都有带研究生的资质,正好让他们分别做今年数学跟计算机夏令营的指导老师。”宁孑认真的说道。

    “数学跟计算机我能理解,但量子物理这个层面我们还没有特别优秀的导师啊。怕是吸引不到什么优秀的学生来报名吧?而且我们现在没资质啊。”陈永刚不太确定的问了句。

    真的,让菲尔兹奖得主跟图灵奖得主,亲自担任考研夏令营的导师,说起来绝对是件吸引力极大的事情,但这也跟目前体大的窘境有关。

    虽然不少优秀教师已经有了来体大的意向,但毕竟直接跳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像方旭这样的中流砥柱最快也要等下个学期开始前才能来体大报道。

    有些还要等手头的项目做完之后才会来体大。

    所以现在体大理工科在师资力量这块面对的情况便是两极分化很严重。

    虽然已经做好了进行本科教育的准备,但大部分老师名字放上去,都太过平平无奇。没法吸引人,直接让多米尼特·邓肯跟科南·拉马尔做带队的导师,虽然奢侈了些,但的确噱头满满。

    对于没有太多办自然学科考研夏令营的体大来说,这显然是极好的安排,哪怕只是为了广告。

    物理这块虽然已经跟燕北大学合作开系了,但目前还真就是只能满足本科教学,而且还需要燕北大学师资力量的支援。当然这也得怪宁孑。之前一帮教授跟学校高层画了诸多大饼,但还没实现。

    而且当时宁孑画的饼也主要是可控核聚变这个层面,这属于核工程跟高能物理范畴,虽然说也对量子物理一些概念能扯上关系,但研究方向并不搭界。

    陈永刚有疑问主要还是华夏在微观量子物理界有建树的科学家其实并不多,而且很难挖。

    所以就目前来说,体大申请数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生点跟博士点都不难,但要申请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的研究生点难度都挺大的。

    “没事,量子物理夏令营我可以去做带队导师。至于博士点申请如果有什么麻烦的话,你可以打着我的招牌去上面要。起码现在我的招牌应该还好用吧?”宁孑给出了解决方案。

    “博士点?额,宁孑,你是不是对申请博士点有什么误解?实

    际上现在我们数学跟计算机专业也只有硕士点,没有博士点。而且硕士点已经是看在学校现在有卢教授、有邓肯教授、有拉马尔教授这些高端人才,当然更重要是看着你的面子上才特批下来的。而且计算机的硕士点还挂在芯片研发中心那边。”

    陈永刚哭笑不得的说道。

    是的,打死他都没想到宁孑口中直接冒出博士点三个字。以体大现在的情况想要申报博士点,是他都没想过的事情。因为硬性要求一个都没达到。

    “什么?我们的强项学科还没有博士点的?”宁孑也愣住了。

    他本以为有卢正月、多米尼特·邓肯、科南·拉马尔这些大老的加盟,学校申请博士点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咳咳,是这样的,宁孑啊,如果要申请博士点,最基本的要求是你要申请的一级学科首先得提出有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而且这样的研究方向还是越多越好,这些项目还要经过专家团的审议、认可,的确是对这个学科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得确定学校的确有能力在这些研究方向上做出成绩。

    “其次,申请博士点,还要求完美的学科教师团队有一个比较科学的配比,这其中既包括各个职称构成的要求,也包括对讲师、教授的学历要求,比如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能低于一定比例。而且原则上还对已经获得硕士学位颁发资格有一定年限要求,且能证明这些硕士生足够优秀。

    这两样达标之后还要统计学校在最近五年里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是否达标,当然另外还有一些诸如研发资金、培养经费跟国际学术贡献等等要求。这些到都还好说。所以如果正常发展的话,有你们在数学跟计算机方面持续发力,我觉得三年里评博士点问题不大。但物理你要直接上硕士点、博士点,这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宁孑皱了皱眉头,然后摇了摇头道:“陈校长,这样不行。我们明明有培养博士生的实力,为什么只有硕士点?这是其一,第二即便是在物理跟化学层面我们同样也有了博士培养能力,当然应该主动申请博士点。你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