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开学

    208 开学 (第2/3页)

作。

    主要是基地这边的大型活动场馆还没有布置好。

    毕竟研究基地这边本就是为了各类研究建设的。太空学院的教学基地设置在这边主要还是因为本部实在没有空地了。即便想要扩大的都很难。成熟的地方空间有限,宁孑也不认为让本部更臃肿是个好主意。

    另一方面未来的太空学院工作性质决定了提前让学生们感受相对封闭式的校园生活是个不错的主意。

    人生终究是有得有失的。

    这里培养的是华夏未来第一批需要长期驻扎在太空进行各种科研跟探索活动的相关人才,所以提前适应相对封闭式的生活是有必要的。

    不管技术发展再快,太空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跟地面工作有很大不同。哪怕是未来华夏能建造一座巨型的太空城市,伫立在地球之外,城市本身也会是封闭性的。

    另外,第一次做院长的宁孑也有太多的工作需要熟悉。

    比如教学工作质量评定。

    这样他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也能更有针对性。

    人毕竟不是全能的。

    今天,也就是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对于太空学院来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学院的各个科系第一天开始正式上课。

    作为院长的宁孑也早早的来到了科研基地这边,打算跟听一天的课程。

    之前宣传中太空学院的任课老师大都是各种世界科研大奖获得者可不是开玩笑的。

    尤其是这边的物理实验室里,已经有好几位诺贝尔物奖得主入驻,这些科研界大老想要获得足够的积分去研究最前沿的东西,就得靠上课去换积分了。

    至于让这些大老去教本科生是不是大炮打蚊子这种问题并不在宁孑的考虑之列。

    在三月的规划中,太空学院的教学任务本就跟其他院系不同。他们在这个阶段最需要培养学生的是钻研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这些人对科学的向往跟热爱。这两点都是诺奖级科学家的强项。

    】

    至于研究生阶段……

    四年后现在太空学院的本科生们都要上天空去继续研究生课程了,没有对科学偏执的热爱,在太空城市里呆得久了,热情磨灭之后,是很难忍受跟地面相比相对枯燥的生活的。

    这一点三月的数据库里有详细的记载。

    在三月小可爱已经经历过的那个文明,最早长期在太空城市或者月球基地驻扎的科学家们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一些心理问题。而且这个研究有趣就在越是对科学追求极为偏执的科学家,往往越能在封闭的太空环境中甘之若饴。对于社会学家而言,这必然是人类社会性的有力左证。

    不过这个时候有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视野跟好奇心自然更为重要。

    当然宁孑专门来基地这边并不是来代课的,而是打算随机旁听几节课。

    可以理解为院领导考察教职员工的教授质量是否达标,以及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所以这次宁孑谁也没带,就一个人坐车来到基地唯一的一栋教学楼,然后乘坐电梯随意的按下了三楼,然后漫步在走廊中。

    已经是上课时间,所以走廊上没什么人,宁孑随意的走着,直到来到一间阶梯教室前,听到里面传出一位教授带着股子口音的英语,于是下意识的走到了后门处朝里面看了一眼。

    这是一节量子物理课。太空学院基础跟理论物理系的必修课程。代课的教授宁孑也认识,是拿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奖的物理学家罗蒙·凯恩。是在宁园世界天文学论坛闭幕之后申请加入体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其实是量子场论跟弦论中的散射振幅。

    当然这种等级的教授来教量子物理基础绝对是足够了的。

    可以看出课堂里的同学们大都听得很认真,大概有一半的学生没有佩戴教室里每个座位上配套的同声耳机,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学生认真的进行笔记。

    想了想,宁孑闪身走进了教室,随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