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好东西

    213 好东西 (第2/3页)

就盛传这座基地一直在研发反重力飞船。

    只是到目前为止也没听说过开发进度到哪了。

    于是戈东树下意识的便开口问道:“那宁院长正在招待那些贵客?”

    卓明谦笑了:“哈哈,怎么可能?宁院长今天一大早就钻实验室里去了,还没出来呢。估计得要等到之前预定好的时间才会出来跟你们见面。毕竟今天的展示可不能有任何瑕疵。不止是未来商业化运营啊,今天来参观的可还有神秘的大人物。”卓明谦神秘兮兮的说道。

    “多神秘啊?”窦廖真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哈哈,神秘嘛,当然就是不能说,不过他老人家其实已经进到实验室里了,应该是看完就打算先回去,所以我们宁院长现在大概其实已经在演示了。”

    卓明谦笑的很嚣张,窦廖真瞪了这家伙一眼,却无可奈何。

    不过想来能让宁孑亲自放下像蒂姆·库克这样的贵客,去接待的大人物,地位肯定极高就是了。

    当然,如果n1型机器人真要能达到之前研发基地给有为的那一系列标准,多重视都不为过。毕竟那可是改天换地的产品。

    ……

    庞大的地下实验室测试基地,一个通体泛着银色金属光泽的机器人尤其夺目。

    机器人大概有两点五米高,周身泛着银色的光泽。

    说是人型机器人,但也就是跟人的体型相似,头部是方形的,人类额头的位置,还有一个长形的开孔,四肢也跟人类不太一样,这款机器人拥有四根机械臂,左右各两根。

    除了跟人类一样的肩膀处有两根机械臂外,在它的腰部,还有两根较短的机械臂。多出来的两根机械臂,也意味着能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工程任务。此刻,在接到命令之后,这款机器人也有条不紊的动了起来。

    先是最基本的建设任务,只见机器人先来到堆积的材料前,开始清理杂乱的材料,只用了十几分钟,堆叠的各种木料跟钢筋便被机器人分门别类的清理完成,整个整理过程甚至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这看上去只是最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一点很难,重要的是这种身体协调能力跟关节的灵巧度,这些需要软硬件的配合,尤其是运动算法的配合。除此之外,还有对指令的理解能力。

    比如整理看似是个简单的单词,可能五岁的小朋友都能明白整理的意思。但如何整理,整理到什么程度算是完成了任务,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甚至每个人的概念都不一样。如何让机器人理解整理的标准,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学习过程。

    不过您现在能看到,我们的机器人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运动协调能力都是很强的。它不但能独立理解并完成这些指令,如果给它更详细的指令,比如输入一个建筑图纸,它甚至能完成更具体的建设事宜。

    它的结构跟表层电镀层,都是使用特殊的保护材料。能够受得起太空辐射,能保证在经受得起两百度的温差,被核心保护的驱动层,能在200度的低温下持续工作十三个小时。如果未来我们的核电微型化技术继续发展,让其搭载上核电供能系统,连续工作时间将能按年计算。”

    大型场地外,换上一身白色制服的宁孑正在向身边的老人介绍着这款基地最新的成果。

    三月则站在宁孑的脚边,瞪大了两只小猫眼,观赏者下方头方脑的机器人在那里不知疲惫的工作。

    事实证明解决了其运动平衡这些问题后,这些机器人能爆发出远超人类的工作能力。

    “嗯,不错,不错,所以这款机器人设计出来主要是替代人工进行工程建设?尤其是外太空的工程建设?”老人点着头问了句。

    “只是一方面,n1型机器人其实是款通用型机器人,它用来做什么,主要是看机械臂配备什么样的工具。它的四条机械臂最多能嵌入157样不同的工具,人工用于建设,它将是最可靠的工程建设人员,我们经过测试,它只用了67小时39分便能按照设计图,建设一栋大概一百平方的小型木质结构的房屋。

    但它同时还是一个移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