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要不以身相许?

    第2章:要不以身相许? (第2/3页)

对方从村民手中救下自己到现在,不论怎么看,其言谈举止都不像是普通的农家女子,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她是在自己报出官身后才走出来的。

    那么,对方出手真的只是仅仅因为善良吗?

    在灾难面前,最没用的就是善良。

    陈逢微笑道:“我在广阳府的时候,听说清溪衙门在百姓间颇有美名,李知县开荒地,治县学,平流寇,官声极好,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会是这样。”

    听见这话,沈如绡唇角含笑,阴阳怪气道:“别说在广阳,就是在京师,皇帝陛下或许也会这么以为。”

    陈逢倒是没有从里面听到多少怨气,问道:“所以究竟是为什么?”

    沈如绡埋头喝粥,片刻后道:“一个多月前,县尊大人以灾情为重,命官差收缴各家粮食,统一分配。”

    闻言,陈逢看向少女,埋头喝粥的样子就像只小猫,让人很想去摸摸她的脑袋,“既然你们还在这里,就说明我们这位县尊并没有命人组织你们进城。”

    沈如绡自然不知道陈逢的想法,说道:“几天后,官差确实上门了。”

    “哦?”

    “但不是带我们进县城,而是再一次收缴钱粮。”

    “这?!”

    陈逢微惊,放下手中的粥,“什么理由?”

    沈如绡很平静,“理由是县尉老爷即将到任,县衙没有钱粮摆接风宴。”

    陈逢:“???”

    看着愣住的陈逢,沈如绡继续道:“县衙内传出消息,说大人您是广阳知府来大人的得意门生,县尊不敢得罪,还想通过您和来知府搭线,从而更上一层楼。”

    “呵呵,”

    陈逢笑了,“怪不得我说出自己身份会引起众怒,原来是我抢走了你们最后的粮食。”

    沈如绡敏锐的注意到陈逢压低的眼帘和变得寒冷的目光,“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陈大人您走官道进县城,是不会看见一个灾民的,那一路都有官差巡查,自然不会知晓这其中原因。”

    “沈姑娘认为县尊大人真的是在以此交好于我吗?”

    粥送入嘴中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