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疑点重重

    第10章:疑点重重 (第1/3页)

    学堂杀人案很快便传入全县百姓的耳朵中,死者王翰文的父母虽然已经离世,但他还有个舅舅,第二天便进入县城,到衙门讨要说法。

    这件事衙门自然是有责任的,不过王翰文和个别学生并不一样,他不是交钱入学,而是凭借自己的功名正常入学,朝廷每个月还会发放给他粮食。

    朝廷的教育制度已经开始走向腐败,当官的为了钱财,有钱的为了文凭,便动用黄白之物将自己家族中的子侄送入学堂,好以此混个功名,哪怕混不上秀才,通过县试府试也是不错的。

    这并不奇怪,早在本朝景元皇帝在位时,便因财政亏空而颁布生员可以通过纳粮、纳银等方式就学,甚至连国子监都能进。

    就像本县首富苏金宝,以前他也将自己儿子苏克之送进县学读书,不过苏克之没兴趣,三番四次的在学堂闯祸,也就离开了。

    王翰文被寄予厚望,也正因此他们家也多次得到过向智成的帮助,其父母死后便跟随自己舅舅生活,向智成还曾亲自登门拜访,自掏腰包给予补贴,因此也并没有大喊大闹。

    但这件事肯定会影响到以后,很可能就会导致以后没人给县学送钱。

    对于清溪这个穷县来说,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因此,陈逢必须尽快破案。

    但他现在着实是有些缺人,周扶带着赵锋去抓捕侯江,另外两个班头杨奉和马庆也必须守在官道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现如今县内已经没什么人可以用了。

    终于将前来衙门的家长父母们劝说离开后,陈逢才回到自己的办公衙署理思路。

    一个老实本分,一心去学,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的学生,在一夜之间惨死,如果不是因为仇怨,难道当真是劫银的幕后之人为了分散自己的目光,拖延破案的时间,从而让自己无法在工期内完成驿路修缮?

    黄安辅的态度也很奇怪,劫银案发生的事情他明显不知道,即便将杀人案他出现的时机解释为巧合,在学堂内黄安辅说的话也很奇怪。

    或许这家伙真是看劫银案的发生,为了拖延自己的时间刻意搞事情。

    一起只是假设,陈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