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孟姜

    第69章 孟姜 (第2/3页)

,时而慈祥的像一个父亲,时而眉头微凝,冷面肃然,时而又轻叹一声,像是舍不下什么一样。

    荆轲将樊於期送到了邯郸之后,便独自来到了齐国。

    在齐国,荆轲见到了白衣老者,也就是嬴政口中的前辈,李斯与荆轲的师尊。

    白衣老者将一个女婴交给荆轲,并将女婴的身世告诉了荆轲,然后又嘱咐了一些事情,便与荆轲分开了。

    这一日,荆轲依照老者的嘱托,来到了孟家村,却迟迟没有走出树林,而是看着女婴在发呆。

    又过了一阵,荆轲一声轻叹之后,终于有了动作。

    他轻轻地将女婴放在了身边的石头上,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锦帕。

    打开之后,锦帕的正中赫然写着一个“姜”字,背面则是一简短的几句话。

    “姜姓的后人啊,这是你的命数,娃儿你以后就自食其力吧。”荆轲又是一番感慨。

    随即,荆轲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玉佩,然后用锦帕将玉佩包裹起来。

    包好了玉佩之后,荆轲将锦帕放入了襁褓之中。

    女婴的嘴动了动,但并没有醒来。

    荆轲又将女婴抱了起来,眼圈中竟有些湿润。

    荆轲之所以离开秦国,自然是受到白衣老者的指派,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这个任务,荆轲是到了齐国才知晓的。

    能够让荆轲如此不忍的,自然是这个女婴的身份,还有命中注定的宿命。

    更让荆轲感怀的,是二十几年前的一幕幕,犹在眼前一样。

    “前面便是孟家村了,师尊为你找了一个好人家,咱们走吧。”说完,荆轲不再感伤,迈步出了小树林。

    孟家村,几乎整个村落都姓孟,其实就是一个大家族分支以后,形成了一个村落,因为比较团结、和睦,这个村落也颇为富裕。

    荆轲来到一个院落的门前,向两侧看了看。

    这是一个比其它院落稍大了一些的宅院,主人叫做孟海,今年三十二岁,年少时娶了妻室李玉兰,之后的十多年里,也没有生个一男半女,村里的人都劝他再娶个妾室,但孟海却始终没有再娶。

    孟海为人也颇为老实厚道,热心肠,爱帮助别人,祖上积攒了些家业,经常帮助那些落魄的人。

    这些是白衣老者告诉荆轲的,荆轲便一路打听,找到了孟海家的所在。

    这时,从东面走来一个年轻的妇人,年纪大约三十岁左右,慈眉善目,穿着也颇为普通。

    荆轲见有人来了,便将女婴往披风中一裹,绕到了一棵树后,轻轻纵身,跳上了树枝。

    妇人推开了孟海家的门,走了进去。

    “相公,吾回来了。”妇人提高了声音说道。

    “玉兰,你回来了。”孟海出了屋门,迎了出来。

    原来这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孟海的妻室,李玉兰。

    “你让吾带去的东西,已经交给嫂嫂了。”李玉兰说道。

    “唉。”孟海轻叹一声,“兄长他走的太早,留下嫂嫂这孤儿寡母的,咱们能帮衬的就尽量帮衬着。”

    “应该如此,相公你若遇陌路时,都经常施以援手,更何况是自己的嫂嫂。”李玉兰说道。

    “毕竟吾去的话,不太合适,所以就有劳夫人了。”孟海说道。

    “哪里的话,这本就是吾分内之事。”李玉兰说道。

    “新儿那孩子,又长高了吧?”孟海问道。

    “几天前你才见过,哪有长那么快的。”李玉兰嗔道。

    “是啊,是啊。”孟海挠了挠头,说道,“夫人知道,吾一直视新儿为骨肉,这几日不见,便像是隔了许久一样。”

    “知道你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