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山东之事了结,大军返京

    第一百一十七章山东之事了结,大军返京 (第2/3页)

    这一夜,曹斌等人就在梁山驻扎,有朝廷的一万禁军在,他们也不用担心兵变。

    正在他琢磨该怎样书写奏章时,童贯突然来访。

    见他老脸笑得跟菊花相似,曹斌不由有些警惕问道:

    “童大人深夜来此,不知有何见教?”

    童贯笑眯眯地拿出一本刚刚写成的奏章,递给曹斌道:

    “这时童某刚刚写完的奏章,曹大人看看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曹斌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道:“这样不太好吧?”

    童贯连忙摇头道:

    “曹伯爷不用担心,咱们几个总要将奏章写得大差不差,才好上奏。”

    “不然岂不是让朝廷猜疑有人说谎?”

    曹斌暗自摇头:

    “的确是这个道理,可是朝廷派出监军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如果大家都商量着写,那监军和钦差还有什么用处?”

    此时他最疑惑的是童贯的态度,他本来是蔡京一党的人,靠着蔡京的推举提拔,他才能以一个太监身份,平步青云。

    如今向自己示好是什么意思?

    不过曹斌也没有继续推辞,打开奏章低头看了起来。

    只是他看完奏章后,更糊涂了。

    若不是曹斌亲身经历,还以为童贯写的是诸葛孔明呢?

    其中关于兵力配置、造船进度、人员伤亡只是一笔带过。

    他浪费了大量笔墨来描绘曹斌的从容态度和指挥若定,甚至连他的神情都描绘得细微无比。

    曹斌沉默了好半晌,才无奈地说道:

    “童大人是认真的?”

    童贯点点头,眉飞色舞道:

    “这是童某经历过最为精彩的一战,所以才如此下笔。”

    “如果曹伯爷认为不妥,我可以再修饰修饰......”

    曹斌无语道:“随你吧,如果童大人被朝廷怪罪,可不要后悔。”

    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童贯的目的。

    若说他要背弃蔡京,那根本不可能,利益相关,身家性命,他不可能做如此选择。

    可他如此吹捧自己,又是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