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密谈 庞吉的推断

    第四百零三章 密谈 庞吉的推断 (第2/3页)

易参与进去。

    因为这三者之间,端王成功率最小,而他除了与端王不睦,与另外两者并没有矛盾。

    只要不是赵吉,无论是小皇子获胜还是邕王之子获胜,他都能接受。

    现在庞吉亲自跑到杭州,定然是出现了十分不妙的变化。

    “岳父如此说,莫非是王延龄、寇准等人准备支持端王?”

    庞吉点点头,骂道:

    “潘仁美那蠢材一味争权,先是与刘太后争夺垂帘之位,逼得她封宫自守,彻底得罪了那老妇。”

    “后又仗着权柄打压群臣,半月之间贬谪十数人,妄图一手遮天,如今身在险境而不自知......”

    征辽回京之后,皇帝就让潘仁美兼知枢密使与尚书左丞,身居两相,掌握军政,权势熏天。

    现在他的外孙还没有继位,就表现得如此霸道。

    若是他的外孙登基,到时候,他内有潘贵妃听政,自己外掌大权,大宋岂不是要姓潘?

    王延龄、寇准等人自然不会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庞吉十分笃定得说道:

    “虽然朝堂还没有明显变化,但老夫可以断定,王延龄、寇准等人必会转向端王赵吉。”

    蔡京是一向是端王的支持者,潘仁美单独对付王延龄或蔡京,还能压住,但两者联手,再加上个太后,他必败无疑。

    庞吉继续说道:

    “老夫亲来杭州就是为此,现在大局将定,俊才应趁端王此时势弱,立刻修补关系。”

    “若等局势明朗,俊才的作用减小,再做选择就晚了。”

    见曹斌脸上一幅嫌弃的表情,庞吉劝道:

    “俊才,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朝为官,荣辱一文不值,当退则退啊。”

    “你善书画,能集财,懂玩乐,正合赵吉所需。”

    “只要你忍得一时,未必没有东山再起,权倾天下之日。”

    “若处事得当,甚至比当今皇帝在位时更能让你如鱼得水!”

    庞吉对于朝堂形式的判断,曹斌是相信的,他毕竟为官多年,老奸巨滑。

    既然他说得这么笃定,朝堂形式多半会如此发展。

    看来赵吉这厮还真有点皇帝命,几率最小的人选,竟也有了翻身的机会。

    但让曹斌讨好赵吉,他本能得反感,也做不到。

    不说原历史上,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么失败,弄出靖康之变这种千古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