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包拯很生气 潘太后的后悔

    第四百九十五章 包拯很生气 潘太后的后悔 (第1/3页)

    王延龄自与刘太后联合政变,掌握朝堂之后,已经过去数日。

    他虽然忙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却因为权力的刺激,每日红光满面,精神异常。

    潘氏一党的重要官员大部分已经被贬或被查,军政大权尽揽其手,可谓是志得意满,如今他正琢磨着想个什么理由将狄青调去边镇。

    只要没有心腹手下掌军,曹斌也就没有了什么危胁……

    政事堂内。

    眼见日已过午,王延龄正端着碗筷与同僚一起用饭,就见包拯眼带怒气,手持笏板阔步而进:

    “王相,请与下官进宫劝谏太皇太后,撤去高乐侯刘美殿前司指挥使一职!”

    王延龄愣了一下,不悦地放下碗筷道:

    “出了什么事,让希仁如此急躁?”

    见他胡须上沾了几粒米饭,旁边的贺剑章忙上前小心替他捋顺须髯,殷勤笑道:

    “王相日理万机,用膳时间也不得闲,真真叫人敬佩……”

    包拯见此,不由眉头紧皱,他算是明白,贺剑章为何迟迟没有被贬出京了。

    堂堂宰执竟然这么谄媚,哪里是寇准说的什么将是“众正盈朝”之局?这分明还是“小人得势”。

    王延龄却不以为意,只是笑着摆手阻住贺剑章,然后问道:

    “希仁,高乐侯为人谦逊正直,你为何要弹劾他?”

    包拯此时已面沉似水,举笏板道:

    “爵赏名数乃国家公器,尤其是殿前司指挥使一职,关系京师安稳,岂可交给刘美这等庸碌无能之辈?”

    “如今士卒横行街市,百姓遭难,刘美不能约束,还敢来我开封府要人,其厚颜无耻,世所罕见……”

    刘美的确不是嚣张跋扈的人,为人也比较低调,但他突然被刘太后任命为殿前司指挥使,也是有任务的,那就是收买军心。

    他从未带过兵,本身并没有让属下信服的能力,出钱太多他又舍不得,那就只能画大饼、培养感情拉拢属下了。

    这种做法也确实让他拉拢了一些武将,不过这也让那些人失去了约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