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珑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面玲珑 (第1/3页)

    弄个慈善机构,将土地存入,然后就不用交税。

    这听着怎么像似在搞诈骗啊!要这么简单,还用得着你吗?

    陈懋迁、马天豪皆是呆呆地望着张斐。

    好似说,你看我们像猪吗?

    张斐耐心解释道:「这土地一旦捐出来,那就不属于二位的。」

    呀!这不是诈骗,这是在抢劫啊!

    陈、马二人神色不变,依旧呆呆地望着张斐。

    你看我们像猪吗?

    张斐被他们瞅着都有些心虚了,强装镇定道:「但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一笔散尽,而细水长流,每年都要捐助一些钱出来,那么就要经营这些土地,就要请人来打理,这是要发酬劳的,二位可以安排自己的儿子、孙子来管理。」

    「我还当是什么高招。」

    马天豪哼道:「这不就是左手换右手么,朝廷能让咱们这么做吗?」

    张斐道:「朝廷为何要反对你们做慈善?」

    马天豪道:「这算哪门子慈善。」

    「这是真慈善。」

    张斐道:「首先,如我方才所言,这土地一旦捐出来,就不属于你们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挪动里面的钱;

    其次,我们将会对外公布一切账目,拥有多少土地,每年捐助多少钱,捐助给什么人。这不是慈善又是什么。」

    陈懋迁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也不能随便动里面的钱?」

    张斐摇摇头:「当然不能。」

    陈懋迁直摇头:「那咱宁可交税。」

    他们以为是假捐,听着听着,这是真的捐出去。

    马天豪也是非常不满,都囔道:「咱们每年花几百贯,就得到这种主意,可真是不划算啊!」

    几百贯很多吗?草!张斐呵呵两声:「凡事都有利有弊,不可能好处让你们尽占,那些官员可也不是酒囊饭袋。」

    陈懋迁道:「可是你这主意对咱们而言,没有什么好处。」

    张斐道:「好处有三,其一,可避开现有的收税体制,所谓的支移、损耗、折变,统统对此无效,这样一来,我就能够更好的利用司法手段,来保护你们的这些财产。」

    二人听得眉头一皱,面露犹豫之色。

    虽说每个人都不想交税,此乃人性。

    但在律法基础上,大多数人冒着风险不交这税,也是因为朝廷特么也不是个东西,各种算法,名义上是一斗,实际上肯定不止一斗,关键这里面就没个定数。

    是多交一倍,还是几倍。

    这谁也不清楚。

    未知是最可怕的。

    反正就一条准则,朝廷是不能亏。

    就说支移这一项,让百姓将税粮交到百里之外的地方,中间过桥,可能还得交过税,这谁受得了。

    风调雨顺就还好,可一旦朝廷要打仗,或者遇到什么事情,这个杂税就看着往上涨。

    别说百姓,就连地主也怕。

    故此如今收税,就是双方在斗智斗勇。….

    在这种情况下,司法介入的空间是很小的,因为两边都有违法。

    之前那场官司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双方互相推卸责任,要不是对方在账目上作假,绝不至于输得这么惨,最多也就是帮白契土地的税给补上,罚金就不大可能。

    要得到司法保护,首先一点,就必须合法,但问题在于,朝廷的体制就存在问题,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先避开这个体制。

    张斐又继续言道:「虽然每年捐出去的钱,不比交税少,甚至还多一些,否则的话,朝廷没道理答应,

    但是大家心里是有数的,不会乱来。

    其二,就是主动权在你们手中,是兴修水利,还是捐助穷人,或者捐助学院,这都是可行的。有些善事是可以间接利于你们的买卖。

    其三,就是利益问题,之前我说了,你们可以安排你们的子孙后代进入里面管事,从中领取酬劳,同时为了维持慈善,这些钱是可以拿去做买卖的,是可以不断地赚钱。」

    陈懋迁问道:「不断地赚钱?」

    张斐道:「每年捐出去的钱是有数的,剩余的钱作何处理?这就可以拿来做买卖。」

    马天豪问道:「可以拿来放贷吗?」

    张斐眨了眨眼,道:「在合法的情况下,当然是可以的,高利贷是肯定不行的,因为账目是要公开的。」

    马天豪听罢,顿时兴致缺缺。

    陈懋迁道:「可以用来买卖房屋吗?」

    张斐道:「当然可以。」

    陈懋迁道:「那买卖房屋所得之利。」

    张斐道:「尽归慈善机构。」

    「......?」

    二人一阵无语。

    弄了半天,这钱跟咱们没啥关系啊!

    张斐道:「二位,赚得越多,这酬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