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市改革

    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市改革 (第3/3页)

    待灰尘散去后。

    只见一些巡警在坊墙倒塌处,设立一道道竹制的围栏。

    “围栏的区域今后将属于你的私人宅地。如果你要在这里开铺,只需要拿着地契去总警署缴纳十贯钱,但如果你建造住宅的话,就只需要就缴纳一百文钱。”

    只见一个巡警向一个货郎言道。

    那货郎闻言,人都傻了,我...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一觉醒来,白白多出一块这么大的地来。

    坊墙跟房屋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这个区域是不小的,都可以直接搭建棚屋,弄个小茶肆。

    在汴梁,这么大一块地,那怕是十贯,这跟白送的有何区别?

    ......

    第二甜水巷。

    “你这间小屋之前是坊墙吧?”

    “是...是的,我就不劳烦你们巡警了,我之前自己就给拆了。”

    “你这里并不阻碍交通,只需要拿着宅契去总警署,缴纳一百文钱,这块地便可属于你的私宅地。”

    “只...只需要一百文钱吗?”

    “是的。”

    “哎!我待会就去。”

    ......

    “我知道,我知道,去总警署缴纳一百文钱更换宅契,我马上就去。”

    “你这里需要缴纳十贯钱。”

    “为何?隔壁跟我一样,凭什么他只需要缴纳一百文钱,而我需要十贯钱?”

    “他住宅,你是商铺,你若是住宅用,也只需要缴纳一百文钱。”

    “为何?”

    “我们此番整改,首要目的是为改善民用住宅;其次,商铺给公共区域带来的麻烦,是远高于住宅用地;最后,临街商铺要更值钱一些。你若有不满,可去投诉我,我的警号是218。”

    “哎幼!哪能呀!十贯就十贯,我...我明儿就去缴。”

    这些商人当然知道春风十里的官司,他们内心是很忐忑的,不曾想,十贯钱就能够了事,而且还能获得合法宅契,将来这店铺买卖,所得之利,何止十贯啊!

    ......

    而巡警动作之快,也令朝中大臣感到非常惊讶。

    一点风声都未透露出来,就直接行动。

    这真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还准备吆喝两句的。

    文彦博与司马光也赶紧出来巡视。

    “还以为总警署又会跟颁布车牌一样,先用小报来宣传,不曾想,他们这回却是先派人拆掉坊墙。”

    “文公以为,他们为何这么做?”司马光问道。

    文彦博捋了捋胡须,“拆掉坊墙,只会收获民心,不管今后他们做什么,这部分获益的百姓,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们的,但若先在小报上面刊登整改内容的话,必然是会引起不少人反对。”

    司马光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总警署暂不公布其整改内容,纵使朝中官员扇风点火,所引起的恐慌,也是非常有限的,毕竟大家都更愿意相信眼前的事实。”

    文彦博道:“关键还是要看后面执行的怎么样。”

    给人好处的事,傻子都能够完成。

    冬冬冬!

    冬冬冬!

    突然一阵密集的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举目看去,发现自己已经来到汴河大街。

    又寻声望去,只见对面店铺前,围着不少人,怀着好奇,二人走了过去。

    只见一个巡警,将一块木牌敲入墙内。

    文彦博向一个围观游客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听说是挂门牌号。”

    “门牌号?”

    “说是坊墙拆了,故设这门牌号,将来便与管理。”

    边上一人道:“这就与那车牌一样,只不过是挂在门墙上面。”

    “可是不一样,车牌号可得要钱,这门牌号可不收钱。”

    “谁说不要钱,可也得收十文钱手工费。”

    “这才多少,跟没收一样。”

    ......

    司马光踮脚仰头看去,只见那块门牌号上面写着“汴 8058”,惊讶道:“已经弄了八千多户了?”

    一人笑道:“不是八千多户,是五十八户,但凡是6或者8开头的,就全都是商铺。1开头的,就全部是官衙。二开头的,就全都是租公房,剩余的就全部是民宅,前面那个字就是街道名称第一个字。”

    “原来如此。”

    司马光稍稍点头。

    文彦博抚须道:“他这符号真是越看越妙啊!”

    司马光点点头道:“要是写几个字上去,大多数人可都不认识,可这几个符号,哪怕是大字不识的,也全都认识。这门牌号,确实非常利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