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六百三十八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1/3页)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这河中府的官员都还未从税务司的阴影走出来,结果邻居又整这么一出,这令许多河中府的官员,感觉自从公检法来了之后,这官当着可真是越来越累了,过得是战战兢兢,完全没有以往那般潇洒、不羁。

    在离开皇庭后,元绛他们也并没有各回各家,而是又去到府衙,商议应对之策。

    曹奕道:“此事要判的话,那定是京兆府官府的错,可一旦皇庭这么判了,必然会吸引更多百姓来河中府上诉,其他州府的官员,定会记恨于我们河中府。”

    韦应方连连点头,“可惜吕知府不愿将那些百姓带回京兆府。”

    其实他还是希望限制公检法的发展,至少要等到朝廷那边出结果。

    韩绛自然知道他们的意思,但他其实也希望公检法能够得到伸张,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河中府的成功,公检法是功不可没,只是介于朝中保守派是咄咄逼人,认为这都是公检法的功劳,如果让他们得逞,新政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故此韩绛他们就打算将所有的功劳先据为己有,内心多少也有些愧疚,于是想暗中帮张斐一把,道:“百姓若还在京兆府,吕知府或许还会将他们再送回去,且还给他们公道,但是但是那些百姓已经踏足河中府,并且被皇家警察给保护住,那边检察院也知道此事,纵使张三愿意,吕知府也不敢,若有人借此事弹劾吕知府,此事是可大可小啊!”

    蔡延庆听得是频频点头。

    将心比心,如果是他,他也不敢这么,虽然这种事太正常不过,人人心知肚明,但到底律法是不允许这么干,关键这事已经爆出来,而且闹的这么大,强行将人带回去,是具有极大的风险。

    韩绛又看向元绛,“厚之兄,你怎么看?”

    元绛捋了捋胡须道:“如今吕知府都不想趟这浑水,那我们又何必去主动介入,这只是给我们带来麻烦。”

    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向韦应方等人,“你们现在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有心情担心别人。”

    韦应方心中一凛,“元学士此话怎讲?”

    元绛道:“你们难道忘记,对于那些违法逃税行为,检察院只是表示暂不追究,并未说永不追究,除非官府完善制度,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哎哟!差点将此事给忘了。

    韦应方他们顿时都反应过来,但是他们对此是毫无头绪,于是乎,他们不禁都看向元绛。

    蔡延庆也问道:“元学士可有对策?”

    元绛故作思索一番后,道:“如果想要杜绝此类现象,唯有放开榷酒制。”

    “啊?”

    众人大吃一惊。

    你这放开,那酒税还收不收?

    韩绛问道:“难道厚之兄,是利用税务司,从总收入里面将这酒税收上来。”

    “这里只是收一部分。”

    “一部分。”

    “嗯。”

    元绛点点头:“我打算利用新政去取代扑买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举常平司去与河中府几大酒户合作,将多余的青苗钱投到酿酒上面,来赚取更多利润。”

    说到这里,他又向他们询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官员未有犹豫太久,便答应了下来。

    这个办法,在他们看来,就是将酒税的财政,转移到新政上去,这要是以前,大家都不会答应的,但是现在不同,现在公检法和税务司才是头等大敌,他们都希望借新政干掉公检法,给新政添加政绩,这是符合大家的利益。

    关键元绛是明确表明,官府将会和几大酒户合作,而这些大酒户中,当然也有他们的一些利益在,他们也认为这也不会妨碍他们的实际利益。

    当然,他们是万万想不到,这又是张斐跟元绛的计划,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张斐简直就是公检法的代言人,必然是与新政针锋相对,怎么可能处处为新政出谋划策,这也是他们始终没有看破张斐与元绛的勾当的原因。

    即便再给他们从头来过。

    不过这也令他们真心无暇顾及京兆府百姓一事,其实元绛说得很对,吕公孺自己都不愿意承担这责任,他们在这瞎操什么心,关键他们自己屁股上面的屎都还未擦干净。

    那边马小义已经护送那批京兆府的百姓来到河中府城外,只是为求不影响到城里的治安问题,于是将他们安置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新建的牢狱。

    目前这里其实还在施工中,但是已经建好许多房屋。

    京兆府的百姓哪里想得到,自己一来就住上牢狱了,关键这新建的牢狱,与他们所认知的牢狱还有些大不一样。

    住得倒也安心。

    而那范镇在得知此事后,立刻是带着法学院的学生,赶到这里,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几乎是同时间,苏辙也带着一批法学院的学生赶来这里。

    “这么急着派人过来,子由莫不是不相信老拙?”范镇刚到不久,就遇到苏辙,是故作不满地说道。

    “岂敢!岂敢!”苏辙赶忙拱手道:“老先生勿怪,此乃苏辙职责所在。”

    “呵呵!”

    范镇抚须笑道:“这老拙自然知晓,只不过从目前来看,这倒也不是什么大案,我方才问过不少人,多半都是因绝户田税而来,我们法援署是能够安排好的,你们检察院也无须在此耗费太多精力。”

    若是这么简单,那便好了,如果我们检察院不出面,那他们又岂会感到害怕。苏辙笑道:“话虽如此,但这后面牵扯到势力,却不是法援署能够应付的,我们检察院坐镇,才能够名正言顺,才能够将那些凶手绳之於法。”

    范镇想想也是,如果真要打官司,必定是传唤京兆府的相关官员,但他们法援署对此却有些力不从心,而检察院是绝对有权力这么做,也更加师出有名。突然看向苏辙,“绳之於法?”

    苏辙微微皱眉,“范老先生有何看法?”

    范镇摇头一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事难办啊!”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不过职责所在,那就不应去想太多,只求问心无愧。”

    苏辙拱手道:“多谢范老先生指点。”

    范镇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