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直面问题

    第六百四十八章 直面问题 (第2/3页)

检法所导致的。虽然公检法去之前,青州是相安无事,只是有人借这些问题,去打击公检法。但也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其实是一直存在的。”

    赵顼问道:“什么问题?”

    “三冗。”

    张斐道:“为什么会拖欠军饷、工薪,为什么百姓会借高利贷,原因都在于财政不足,而财政不足的唯一原因,就是三冗所致,其实王学士的新政,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最多也只能延缓财政危机,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危机,他得多会赚钱,才能跟上恩荫、科考扩张的脚步。”

    赵顼猛地一怔道:“所以你此番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裁官?”

    张斐嘿嘿道:“否则的话,我又岂敢让官家花这么多钱,这必然是要给官家带来足够的回报。”

    他说得倒是轻松,但是赵顼听得却是微微有些冒汗,“你可知道这一步有多么凶险吗?”

    这个不是新鲜问题,天下人都知道,要能干,他早就干了,都不需要王安石变法了。

    “这我当然知道。”

    张斐点点头,又道:“但这就是病根所在,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忽视它的存在。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个问题,那问题只会变得愈发严重。

    这就好比有一头饿狼盯着官家,办法就只有两个,冒死杀掉这头饿狼,亦或者,就像现在这样,请王学士到处去找肉,天天喂饱这头饿狼,以保自己性命无忧。

    也许在官家或者王学士看来,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这么做肯定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这头饿狼变得越发强壮,越发贪婪,索要的越来越多,而这过程中,官家是在不断耗费精力去寻肉,对于官家而言,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情况只会变得愈发恶劣,不会变得好转。”

    越往后拖,处理冗官就肯定越难,因为官员肯定是越来越多,阻力就肯定是越来越大,仁宗时期比真宗时期的官员直接翻一倍,阻力至少翻一倍,肯定还不止。

    赵顼心里也清楚,但他也很无奈,问道:“所以你认为,如今已经到了冒死一战的地步?”

    “当然没有。”

    张斐摇摇头。

    赵顼错愕道:“那你在说什么?”

    张斐道:“那得看官家如何去理解冗官的问题。”

    赵顼好奇道:“冗官就是冗官,还能如何理解?”

    张斐笑道:“官家认为冗官的问题,就是官员太多,财政负担不起?”

    赵顼点点头,反问道:“不是吗?”

    张斐点点头道:“是,但这只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

    “嗯?”

    赵顼皱眉看着他。

    张斐忙道:“我的意思是?”

    赵顼手一抬,“行了,你也不是第一次讽刺朕,如果这是肤浅的理解,那朝中大臣也都很肤浅。你就说说你那高深的理解吧。”

    “是。”

    张斐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不,其实也不是高深的理解,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事。”

    “快说。”

    赵顼的好奇心还真被张斐给勾上来,这事还能有别得理解。

    张斐道:“同样是酒楼,马行街的杨楼只有三十余个酒保,但白矾楼却有上百个酒保,敢问官家,白矾楼冗酒保吗?”

    赵顼愣了愣,“白矾楼规模那么大,养上百个酒保,这很正常,这谈不上冗。”

    张斐道:“可见冗的意义不在于多,而是在于无用。如果白矾楼那一百个酒保里面,八十个天天好吃懒做,又不做事,那才是冗酒保。但如果这一百个酒保能够创造高于他们工薪的价值,再多一百个也不冗。”

    赵顼微微皱眉道:“但是酒保与官员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不能。”

    张斐道:“官员们都得到良好的教育,都算是人才,给他们这么高的俸禄,其实也是应该得,只是我大宋每任君主都太过仁慈,却不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创造出高于自己俸禄的价值,故而才有这冗官之祸。”

    赵顼道:“所以你不是要真的裁官,而是要那些闲赋的官员干活?”

    “那也不是。”

    张斐摇摇头,道:“其实就是给予他们一次机会,亦或者说,给予官家裁官的一个理由,如果他们能够发挥自己能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那自然留着他们,可若他们做不到,那就可以裁掉他们,到时也就名正言顺。”

    赵顼思索一会儿,道:“这官员不同商人,他们能否创造出价值,并非那么容易判断。”

    张斐问道:“官家认为税务司的官员可否创造出高于其俸禄的价值?”

    赵顼立刻道:“那当然能。”

    他现在对税务司爱的滴油。

    真是赚钱利器啊!

    张斐又问道:“官家认为公检法的官员可否创造出高于其俸禄的价值。”

    赵顼也点点头,旋即道:“你的意思,将那些官员招入这些部门?”

    张斐道:“这是一种思路,因为目前公检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是识数认字的。还有就是王学士所提倡的理财理念,只不过王学士的目光都是锁定在大宗商品,如税、盐、茶,等等,导致王学士还忽略了一些细节。

    官家还可以开设一些可以直接盈利的官署,比如说学院,又比如说面向全民的医院,这些都是百姓所需要的,能够直接产生价值。

    而据我所知,许多闲赋的官员,其实都有这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可以转化为金钱的,到时他们不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朝廷才能从中分一杯羹去。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那就让他们滚,官家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赵顼点点头,“不错,目前朝廷财政困难,故此需要赚钱,而赚钱需要人才和人力,朕不是没有人,只是没有用好他们罢了。”

    “正是如此。”

    张斐点点头。

    赵顼又问道:“那公检法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斐道:“若是直接宣布这么做,必然还是会引来许多人对官家的不满,这可能会破坏国家的稳定。公检法的作用,就是给予官家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

    正当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进来!”

    但见一个侍从入得屋来,“启禀官家,账目已经拿来了。”

    “拿过来。”

    “是。”

    那侍从将账目递给赵顼,便又在赵顼的示意下,退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