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反其道而行

    第七百二十章 反其道而行 (第2/3页)

了一眼张斐,“要真是,也怪你啊!”

    张斐赶忙打了个哈哈,又正色道:“此人身份是果农,但是你看他的回答,非常有条理,如果御史台没有进行润色和梳理,这根本就不像似是一个果农的回答。”

    许芷倩道:“可也不是每个农夫都老实憨厚,不懂得说话,这都只是口供,又不是让他去写什么。”

    “那这几个人呢?”

    张斐又将几份资料,放在许芷倩面前。

    许芷倩一一看过后,“是呀!他们回答的都是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但这与他们的身份不符。”

    说到这里,她又道:“会不会他们特地选了一些机灵的来京城告状。”

    张斐点点头道:“有这可能,顺便再教一教。”

    许芷倩道:“但如果这都是事实,就算有人教,也无关紧要。”

    张斐笑道:“那得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许芷倩问道:“什么意思?”

    张斐道:“如果我们是要为那些贪官污吏进行申诉,这些确实无关紧要,但如果是我们是要维护新政,就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许芷倩美目眨了眨,“你是说将那些背后教他们的人的目的给挖出来,以此来质疑他们告状的真实目的。”

    “正是如此。”

    张斐点点头道:“我相信那些人绝不是出于一片好心。”

    许芷倩道:“但首先你是不是要想,怎么将此案转移到公检法来。”

    张斐笑道:“关于这一步,我已经想好了,现在问题就在于,如何去打这场官司。”

    心里又补充一句,还有将皇帝那笔账,给洗白出来。真是的,都给他说了几万遍,专业专业专业,连洗钱这种事,都不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可真是要命啊!

    制置二府条例司。

    “介甫啊。”

    曾公亮轻轻叹道:“如果那些百姓说得全都是实话,对你将会非常不利,我也拦不住那文彦国。”

    他虽然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但他非常小心谨慎,他不会轻易站队,也不会让自己卷入其中。

    那陈升之就更加狡猾,来都不来,因为他知道曾公亮比他还谨慎。

    目前朝中官员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王安石非常耐心地说道:“曾相,就算那些人说得全都是事实,但我敢保证,此绝非是整件事情的全貌。

    就别说新政,哪怕就说刑事案件,东南六路,找一百个贪赃枉法的官吏,恐怕都不难。

    他们的目的不是要追求富民强国,不是在建议我改良新政,而是针对我王介甫,针对新政,意图将我赶出朝野。

    故此,他们枉顾因均输法朝廷所节省的钱粮,枉顾均输法给江南百姓带去的益处。这真的公平吗?”

    不得不说,王安石的口才,也是一等一的。他不否认那些百姓之言,但他质疑御史台真实目的。

    曾公亮显得有些迟疑,捋了捋胡须,“就算如此,但当下的困难在于此案该如何解决,我不可能一直拦着文彦国。”

    王安石道:“可是这一百个多个人,也不可能只审几天吧。”

    曾公亮道:“但是也拖不了太久。”

    王安石点了点头,心里也清楚,曾公亮是绝不可能为了他,将自己给搭进去。

    这曾公亮前脚刚走,那邓绾后脚便至。

    “王相公,这官家迟迟未有做决定,是不是信了他们的话?”邓绾深表担忧道。

    王安石沉默少许,道:“官家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官家绝不会被他们轻易欺骗,京城粮仓里面的粮食,又不是假的。

    那薛向殚精竭虑,充盈国库,改善财政,倘若官家只因几个百姓所言,就惩罚薛向,那么将来谁还敢为官家分忧。

    今晚我再去劝劝官家,让官家早下决断。”

    语气中充斥这一丝担忧,皇帝没有直接倒向他,尤其是最开始,让文彦博来主审此案,确实令他有些不爽。

    较之以往,这支持力度,显然减轻不少。

    邓绾沉吟少许,“王相公,下官这里倒是有一计,可能能够打消官家的疑虑,同时令对面内讧。”

    王安石忙问道:“你有何计,快快说来。”

    邓绾道:“那司法改革是出自司马相公之手,且以公平公正著称,以往每件案件,他们都希望交给公检法处理,而不是交给御史台,可偏偏此案,他们主张由御史台来审理。

    我们可以以此为由,认定他们之所以不敢让公检法来审此案,那是因为他们就是要在罗织越狱,栽赃嫁祸。”

    王安石想了想,突然皱眉道:“可如果他们答应将此案移交给公检法呢?”

    “不可能!”

    邓绾道:“首先,御史台就不会答应,要是审到一半,就移交给公检法,这说明御史台并不公正,而且他们要低公检法一头。

    其次,公检法只是审理具体案件,但他们显然是想以此来攻击王相公,而且他们多数人都认为张三会偏向王相公。

    最后,他们中间,有少部分是支持公检法的,如富公、赵相公、许检察长等等,只要我们这么说,这些人必然也会建议移交给公检法,这必然会分化他们。

    只要他们出现争议,王相公再去劝说官家,此事可成矣。”

    王安石听得眼中一亮,是连连点头,“此计不错,此计不错,就按你说得去办。”

    “下官绝不会令王相公失望的。”

    由于吕惠卿不在,邓绾往这里跑得很勤,毕竟马上就有一波很大的人事变动,他也希望把握住这个机会,得到一个升迁的机会。

    得到王安石点头后,邓绾立刻就组织人马,开始借对方有意避开公检法,弹劾御史台栽赃嫁祸,诬陷忠良。

    这一招果然打了保守派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谁都知道革新派中绝大多数人都对公检法是恨之入骨,他们就是因为公检法,才加入革新派的,所以文彦博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来攻击他们。

    当即是严词驳斥。

    谁有意避开公检法,你们都是在瞎说八道,如这种关于官府腐败问题的案件,且又是御史台先调查出来的,这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