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励法

    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励法 (第2/3页)

都必须将自己的技术传出去,张斐是考虑当下的工业技术,只能依靠法律保障,将靠自己保住技术不外传,是很难的,除非一些秘方,那是可以保住的。

    富弼只是笑了笑,又若有所思道:“想不到一个小小激励,若要变成法律,竟然会这么复杂。”

    张斐笑道:“这是祖宗之法规定的,无论大小法案,都应该考虑周全,而且,在立法的时候,多动动脑,将来在审理的时候,就可以少动一点脑,比如说富公主持修订的临时法,这真是造福司法官员,让他们不用成天为一些复杂的案件苦恼。”

    富弼呵呵道:“你少在这里恭维老朽,老朽不过是主持修订,真正动脑也并非是老朽啊。

    不过你说得也没错,还是得考虑周全,我再仔细看看,也与其他人商量商量,在做决定。”

    张斐走后不久,文彦博就来到立法会,他当然知道此事,对此也是非常好奇,因为这有些突兀,也有些不可思议。

    富弼也如实将此事告知文彦博。

    “就就只是为了激励他人?”

    文彦博略显诧异道。

    富弼点点头。

    “这不大可能吧。”

    文彦博很是疑虑道:“张三费劲唇舌,请求官家下这一道旨意,就仅仅激励工商二行,富公相信这等鬼话吗?”

    就连赵顼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会弄得自己的恩赏变得廉价,那文彦博他们能相信吗?

    这里面定有猫腻。

    因为这种事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渺小,就不值一提,真的就一张纸而已,王安石将这纸纳为贡品,文彦博都没有说话,就不是很在意,但张斐又弄得这么声势浩大,这很难不引人猜想。

    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富弼道:“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他认为技术,才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他看来,这并非是小事,故此他才会去恳求官家拟写这道法案。”

    文彦博笑问道:“这又能增加多少财富?”

    富弼道:“这就不得而知,但是他拿出水稻栽种技术为例,确实也有他的道理所在。”

    文彦博实在是难以理解,道:“富公有何打算?”

    富弼道:“这只是一件小事,且又是官家亲自下旨,若是耽搁太久,可能都会引起官家的不快,导致因小失大,故此我会尽量让这法案快速通过的。”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皇帝做出很大的让步,但别给脸不要脸,这种法案,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值一提,要是还说三道四,就真的有些蹬鼻子上脸。

    户部。

    “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他们竟然都要阻止。我看他们分明就是想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让我们知道,这朝堂之上是谁说了算。”

    邓绾很是气愤地向王安石说道。

    一旁的薛向却道:“我倒是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邓绾问道:“什么机会?”

    薛向道:“其实张三所言,与相公的理念是不谋而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此说法,也纳入相公的理念,继续革新变法。

    例如,谁来执行这激励法,肯定不是检察院或者皇庭,他们无权管这事,这应该是属于户部的职权,我们可以让户部或者工部成立一个官署来专门执行这激励法,从而将此事与相公理念融为一体。”

    邓绾听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三司使,你在说甚么,他们是在欺负人,而你却要选择妥协,如果我们户部连一张纸都决定不了,我们还能够决定什么,这个官署又有何意义?”

    薛向道:“这是官家亲自下达的旨意,朝堂之上,是官家说的算,这不算是丢人。”

    邓绾道:“但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争取,才让张三讨得便宜,如今朝中很多人。”

    “行了。”

    王安石打断了邓绾的话,又道:“既然官家都已经下达旨意,那就不要再说了,下回我们注意一些就是,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邓绾兀自不爽,闷不吭声。

    这事是他发起的,之前也得到王安石和薛向的认同,结果张斐一回来,全都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啊!

    出得户部,王安石便向薛向道:“你方才说得很对,不管有没有用,若将此说法拿过来,多少能够获得工匠和商人的支持,这不是什么坏事。”

    薛向道:“但是这邓侍郎目光短浅,根本就看不懂当下的局势。”

    他现在看邓绾,是愈发不爽,天天就知道斗来斗去,问题是如今人家也没要跟你斗啊!

    王安石道:“过些时候,吉甫就回来了,你就别跟他去计较。”

    虽然他在半年前,就写信给吕惠卿,但是吕惠卿是担任河北转运司,他得将手头上的事,全部处理完,才能够回来复命,至少也得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年初。

    很快。

    这激励法案就通过立法会的决议。

    倒不是说,大家都非常认同,只不过许多司法官员,并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况且还是官家下得旨意,都不用富弼提醒,大家都觉得就别节外生枝。

    对于这个法案,他们就只是讨论了半天。

    不像似之前的税币法案和酒税法案,那吵得是没完没了。

    但是此法案一经颁布,在工商业所引发的动静,令这些立法官员,都感到有些错愕。

    那些工商业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甚至大小店铺全都给出巨大的优惠,并且各行会都还表示每年的今天,都将给出优惠,以此来表达对浩荡隆恩的感激。

    这立刻又引发消费风暴,此事瞬间被所有人都关注。

    富弼、司马光他们都傻了。

    至于吗?

    至于!

    对于工商业者,之前的繁荣,他们认为只是公检法顺便带来的,不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这内心还是很忐忑,但这道法案出来后,他们认为是皇帝在关注他们,在关心他们,朝廷的政策也正在偏向他们,他们工商业的地位得到提升。

    这令那些扩张生产规模的商人是彻底放心。

    这种激励,对于工商业而言,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他们能不兴奋吗。

    而新竹纸的发明人李笺和还魂纸的创始人谢良景,成为首批得到激励法眷顾的幸运儿。

    李笺真是高兴坏了,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上门求合作的印刷铺,是络绎不绝,这真是站着就把钱给赚了。

    对于谢良景而言,那更是泼天富贵,他之前都没有在意这事,因为他只是造廉价纸,朝廷也不可能将他的纸纳为公平。

    但是这件事,也令许多富商关注到这还魂纸。

    不少商人希望与他合作的,或者要求得到他的授权。

    谢良景的实力远不如李笺雄厚,但他也不傻,他知道这种廉价纸,若无法垄断的话,利润是很低的,到底废纸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包大揽,才能将利润做大,于是他选择与京城最大的纸铺商人黄灿合作,这也是第二次,以纯技术入股的合作,而第一次是诞生于张斐与范理的合作。

    汴京律师事务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