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

    第八百零四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 (第2/3页)



    而我们表现的更加强势,辽国也会有所忌惮的,虽然他们不可能会从河东边界退兵,但或许能够为我们拖得一些时日,同时我们那边还在收集耶律乙辛的罪证,说不定能够在关键时刻,帮我们一把。”

    虽然这个问题,二人已经讨论不下于百八十次,但是真到这抉择的时刻,赵顼还是显得非常犹豫,“目前我们正在西夏用兵,虽然没有派出全部主力,但也有十万人左右,朝中很多大臣,还是认为,两线作战,过于冒险。此外,边境和平这么多年,辽国百姓厌战,我们的百姓也厌战。”

    张斐也看出赵顼内心面对与辽国决裂,还是有一丝不安,毕竟澶渊之盟已有近八十年,这里面其实也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不管是对宋朝,还是对辽国而言,如果真的闹掰了,赢了还好,要是输了的话,那可能会动摇他的统治地位,目前也确实没有把握能够战胜辽国。

    关键辽国也很鸡贼,他们早就在为此事做铺垫,我们是通过外交来确定边界的,我们之间都谈了两三年,可见我们不是想要跟宋朝决裂的,只是说你们宋朝故意拖延,是你们有错在先。

    一番思索后,张斐突然道:“不如就由我来做这事吧?”

    赵顼一怔,震惊道:“你来?”

    张斐点点头道:“陛下在外交上,还是选择更稳妥的方式,而国内则是通过百姓的诉讼,由最高皇庭来判决对方违反契约。”

    赵顼听得一惊,“这如何能行?”

    张斐道:“我只能判是对方违反契约,并且要求对方给予我方百姓补偿,而不是要撕毁契约,皇庭也没有这个权力,这必须由陛下你亲自做主。”

    赵顼听得有些迷糊,“你还能要求北朝赔偿我们的百姓?”

    “当然不能。”

    张斐道:“但是经过皇庭的判决,如果陛下要决定与辽国决裂,就变成捍卫自家百姓的利益,这符合法制之法的理念,也是陛下你应该做的,这样一来,就能够减轻陛下的压力,而且陛下是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然后审时度势,我们皇庭也会配合陛下的战略。”

    赵顼眼中一亮,不管此时用不用,这还真是一个办法。

    如今他要与辽国决裂,反对派肯定认为,你这是不顾百姓的安危,但这事到皇庭里面一转,就变成捍卫百姓的权益。

    赵顼又问道:“所以你是认为,该跟北朝决裂了。”

    张斐点点头道:“我认定辽国此举是试探,如果我们心虚,他们必然会变本加厉,直到我们从西夏退出来,那样的话,又跟以前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

    况且,我们不能只想着,这是辽国要挑起战争,我们本来也打算要与辽国撕破脸,我们同样也可以借着此事,去撕毁澶渊之盟,毕竟陛下适才也说了,我宋朝百姓也非常珍惜和平,到时我们还得另外找理由与辽国开战,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如今辽国国内的情况也是非常微妙,而我们已经又争取到一年的时间,足以在河北建立起防御,时机对于我们而言,也不算很差。”

    赵顼稍稍点头,权衡一番后,“好吧,就依你所言。”

    张斐走后,高太后突然派人将赵顼请去。

    母子见面,高太后是开门见山,道:“官家,听闻我伯父在前线违抗军令,可有此事?”

    赵顼愣了下,道:“回母后的话,是有此事,但儿以为这可能是一个误会,老将军自庆州出兵,是一路克敌,连战连捷。”

    高太后摆摆手道:“这不是什么误会,伯父的性格,我这心里清楚的很,他虽对大宋一片忠心,但是气度太小,嫉贤妒能,尤其是对军功,那更是非常迷恋。

    官家切莫在乎我的面子,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最好是将他给撤下来,以免坏了大事。”

    赵顼点点头道:“是,儿知道了。”

    高太后见皇帝答应的如此随意,心里还是不放心,“切记,在这关键时刻,莫要让他再领兵。”

    赵顼立刻道:“母后放心,此事已经转到军事皇庭,到时会在那里进行审理的。”

    高太后这才点点头。

    她知道高遵裕出了什么事,但她是非常支持王韶,这边到底还有一个辽国,越是深入,后方就越空虚,她真的害怕,高遵裕仗着自己的身份会胡来。

    如今局势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顼最终还是选择稳妥的方式,又派韩维前往辽国上京,就辽国出兵进入河东地界一事,与辽国进行交涉,但不提澶渊之盟。

    这一决定,令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嘴上喊得凶,但内心其实都不愿意跟辽国开战,到底那些地界,原本就没有几个宋人在。

    包括韩琦、富弼、司马光、王安石,他们也都认为要尽量避免两线作战,同时河北防御还需要时间建设,不能在此时与辽国撕破脸。

    与此同时,西夏方面,也收到辽国出兵河东的消息,梁太后是欣喜若狂,她跟其弟梁乙埋都认为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他们。

    宋朝方面是文人带兵,面对巨大优势,竟然止步不前,这不是傻逼是什么。

    宋军士气一定非常低落。

    同时辽国进军河东,必然会令西军主力是首尾难顾,不敢倾尽全力。

    于是,他们派出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南线的兰州,中路的盐州和北线的夏州。

    但结果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三路大军是均无建树。

    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宋军的士气,还要高于他们,厮杀起来,比党项人更加坚定。

    这不禁令梁太后是大跌眼镜。

    历史上宋神宗五路伐夏,党项人是背水一战,而宋军是孤军深入,故而惨败收场,但此时是大不一样。

    首先,宋朝未有宣战,将军们都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入的,名义上也是保护贸易商道,保护当地百姓的整体利益。

    其次,经过这两个月,占领的地区,利益都安排的是妥妥当当,大量的青盐进入宋朝境内,给当地百姓带去很多生计,人人都有利益在此。

    故此宋军这边是军民一心,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战,我们是为自己而战。

    而党项士兵只是为保障梁太后的权力,而不是说这生死存亡之际,背水一战。

    此外,宋军一直在根据地势建造堡垒,是彻底放弃进攻。

    天时地利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