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

    第八百零四章 还得是大庭长出手 (第3/3页)

都在宋军这边。

    两军拼杀数回,党项人是完全看不到突破的机会,反倒是后勤有些捉襟见肘。

    而宋军这边,由于只是前进一小步,这后勤压力并不是很大。

    而且不仅仅是西军首尾难顾,西夏同样也是如此,因为西边的吐蕃部族也在跟甘州的西夏军进行缠斗。

    经此一役,宋军各将帅,也彻底明白王韶的用意,咱们只需要做好防守,那西夏不过是困兽犹斗,因为那梁太后是不打也得打,那何不以逸待劳,同时还能兼顾辽军可能的南下。

    各路将帅也都沉下心来,继续修建堡寨,加固防御,同时研发这火器战术,越来越多的火器送入边境。

    但是西北的捷报,也并没有给京城来更多的惊喜,正所谓有所得,就会有所失。

    韩维再度出使辽国,本来是要去上京与辽国皇帝交涉的,但是到南京,也就是幽州,就被辽国皇帝派来的特使给拦住。

    我们皇帝正忙于打猎,没空搭理你,咱们就在这里幽州谈。

    刚上谈判桌,韩维都还没有张嘴,就被辽使一通指责,他们认为河东谈判,宋朝是毫无诚意,尽在那里拖延,玩文字游戏。

    而这文字游戏,谁又能玩得过你们大宋,你们这不是欺负人吗?

    为了两国的百年友好,河东边界咱们就这么定了,如此就不会出现误会了。

    韩维也委屈,他又不能拿澶渊之盟说事,只能讲道理,摆证据,可证据还没有拿出来,辽国直接认定宋朝就是玩文字游戏。

    我不听。

    我也不认字。

    你们宋人的记载,我们辽国凭什么要认啊!

    韩维也只能在那里无力呻吟,我们拒不承认,但语气非常软弱,仿佛是在被血脉压制。

    就这情况传到东京汴梁,大家哪里还有心思庆祝西北战线的胜利。

    朝野上下是一片沉默。

    其实大家想到料到会是这种情况,换而言之,就是默认这种情况,不承认,也仅此而已。

    打又打不过,唯一的反制手段,他们又不敢轻易拿出来。

    认了吧!

    就这意思。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集体诉讼案,打破了沉默的氛围。

    原来那些从河东被赶出来的百姓,突然出现在京城,并且通过法援署提起上诉,告辽国霸占他们的土地。

    朝野上下全都傻眼了。

    这些百姓是怎么跑到京城来的?

    他们是疯了吗?

    辽国强占你们的土地,你跑来皇庭申诉有个球用,咱们的皇庭还能够帮你从辽国手里要来土地?

    这都不是公检法,这特么是迷信啊!

    别说他们了,赵抃也傻眼了。

    草!

    这怎么审?

    要说辽人在境内犯罪,这是可以审的,大家也有经验,但这是外交,这是国家大事,对方可是正儿八经的辽军。

    我判了,又能改变什么吗?

    赵抃不是不敢,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审。

    于是,他先去找来富弼和司马光。

    结果这二人也是面面相觑。

    也不知道怎么办。

    这是公检法头回遇到这种情况,而以前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而在这时候,朝中阻力来了,是明着暗着要求赵抃驳回去,这你们可不能乱来,韩维可还在幽州谈判,可别弄巧成拙。

    赵抃虽然是铁面御史,但到底这是国家大事,他也不敢胡来。

    正好这时,文彦博突然悄悄上门来。

    “赵相公,你先驳回去。”

    “可是.?”

    赵抃问道:“那以什么理由驳回去?”

    文彦博道:“随便找个理由,就说朝廷正在通过外交解决这些问题。”

    赵抃听他话里有话,不禁问道:“还望文公明言。”

    文彦博笑道:“若是没有人帮忙,这些河东百姓能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京城吗?”

    “这我也想到了。”赵抃道:“我还以为.。”

    他以为是文彦博弄得,因为朝中就文彦博坚持以澶渊之盟与辽国进行谈判。

    “非我所为。”

    文彦博道:“但既然不是我,那就肯定是他。”

    赵抃道:“大庭长?”

    文彦博点点头,“肯定是他。”

    赵抃道:“文公为何如此确定?”

    文彦博笑道:“很简单,因为我也想不到,让那些百姓跑来皇庭上诉,赵相公之前可想到此策?”

    赵抃顿时如梦初醒。

    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皇庭审不了这种案件。

    话说回来,他们都想不到,那些百姓如何能够想到通过公检法来上诉,而且速度这么快。

    普天之下,只有张斐能想得到这种办法,也只有他能够处理这种案件。

    没得任何疑问,十有八九就是张三搞的鬼。

    文彦博又道:“但这事事关重大,我暂时也不知道张三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先不宜声张,赵相公只需要将此案驳回,到时候那些百姓自会上诉到最高皇庭,我估计张三早已是虚席以待,且看他打算如何处理。”

    赵抃点点头,道:“多谢文公指教,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得到文彦博指点后,赵抃便以此事属于外交范畴为由,非皇庭能够做出的,驳回了那些百姓的诉讼。

    朝中大臣皆是长出一口气。

    然而,他们似乎忘记张斐的存在,因为在这期间,张斐是非常非常低调的,谨守大庭长的身份,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参与这些政事的探讨,只是跟赵顼私下商量。

    谁也没有想到,那些百姓反手就是一个超级加倍,直接上诉到最高皇庭。

    ???

    大臣们猛然惊醒,哎呦,上面还有一个大庭长。

    这.。

    众所周知,这大庭长跟他们就不是一路人,而且双方之间颇有芥蒂,贸然去干预,说不定还会被张斐控诉干预司法。

    而目前谁也不知道,张斐到底是个什么立场,因为他一直没有出声。

    关键,这小子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这真是太吓人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