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朱元璋:这小子,真他娘是一个天才!

    第七章 朱元璋:这小子,真他娘是一个天才! (第2/3页)

被人恭维。

    他想要的,是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

    总之,在军营里喊苦喊累,除了让大家更加看不起自己之外,没有任何的效果。

    所以,朱元璋每每看到朱棣,都十分满意地对其称赞,说自己的一众儿子里,唯有朱棣最像自己。

    至于说——

    在太子朱标意外离世之后。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当时拥有着极高声望,并且最像自己的燕王朱棣,而是继承给了皇太孙朱允炆,那自然也是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经过朱元璋的铁血清洗之后,那时候的大明帝国更加需要一个拥有怀荣之策的仁君。

    朱棣像自己,手腕过于强硬,不是最佳的选择。

    而朱允炆则不同,他父亲朱标深谙儒学中的“仁义”二字,自然也从小用儒家文化培养朱允炆,只可惜朱标是宅心仁厚的仁义之君,但是朱允炆可就没有这么好了,对于他的叔叔那叫一個狠。

    削藩巩固自己皇位很正常。

    但是操之过急,并且做的太狠了,就容易引反弹。

    第二。

    朱元璋太过喜欢朱标。

    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嫡孙朱雄英也是早早离世,爱屋及乌之下,朱允炆成了弥补朱元璋心中,那份亲情空缺的最佳人选。

    对于太子朱标,朱元璋可以说是倾尽所有。

    不但将自己的开国功臣一个个拉来教导朱标,而且还大肆为他继位铺路,把其他儿子赶到边疆地带当王,不让他们觊觎朱标的皇位,而朱棣也是如此,才被分封到了北京。

    然而在迁都一事中。

    朱标赴各地考察归来时,不幸突然恶疾,不久后便不治身亡了。

    这让晚年的朱元璋悲痛不已、心力交瘁,再加上长孙朱雄英早早离世,朱允炆作为朱标的次子,成了朱元璋可以聊以寄慰的人,看到他就宛如看到了朱标一样。

    第三。

    那便是自古以来便有的嫡长子继承制!

    唯有将嫡系子孙立为储君,才是最容易服众的做法。

    而朱元璋的嫡长子为朱标,他也将其封为了太子。

    朱标、朱雄英死后,嫡系最适合继承的也就剩下朱允炆了,若在嫡系尚在的情况下,改立燕王朱棣为储君,那么就意味着朱元璋的每一个儿子,都有着皇位继承权。

    这非常不利于皇位的顺利传承,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