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上架万字章节8/10)

    第076章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上架万字章节8/10) (第1/3页)

    陈主任一脸欣慰,小声问道:

    “这次弄到几粒?”

    江平安从怀里掏出一瓶,递了过去,并道:

    “就三粒,这玩意儿太难弄!”

    “我算是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了,才搞到手。”

    “这是给你的一粒,李副厂长那边儿,这次我去送,想找他搞条好烟。”

    陈主任接过瓷瓶,指着江平安哈哈大笑道:

    “你呀你!现在连李副厂长的主意都敢打了,真是小瞧你了。”

    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二十张大黑十,给了江平安,这是他提前备好的。

    要不说这人各有路呢?

    陈主任就不敢到李副厂长那儿随随便便要东西。

    当然了,工作需要除外。

    江平安嘿嘿直笑,收了钱,又在陈主任这儿开了条,就去财务报账。

    今儿财务特忙,江平安来得早,他们还没有出去开始发工资。

    在报账的时候,江平安顺便把工资也领了。

    “江平安,行政22级,4级办事员,工资56元。”

    财务的一名干事当着诸多同事,大声吆喝一声,就当公布了。

    江平安眉开眼笑,领了工资,和干事寒暄几句,就转身告辞了。

    从财务出来,江平安直奔李副厂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李副厂长正在看文件。

    见江平安进来,他眼神一亮,嘴角勾了勾,心情莫名的激动了。

    “来了?坐下说话。”李副厂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笑着说。

    待江平安坐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包华子,扔了过去。

    “自己抽,这玩意儿放我抽屉里,有些占地儿。”

    “谢谢厂长!”江平安接过香烟,连声称谢。

    这是普通华子,李副厂长是高级干部,每月有两条的定量华子。

    那种特供的,既然能称之为特供,数量肯定不会多,要更高级别的才有。

    江平安把烟撕开,给李副厂长递了一根过去,自己也刁了一根。

    拿出火柴,两人分别点上,吞云吐雾。

    闲聊几句后,江平安从兜里摸出两个瓷瓶,递了过去。

    “跟那中医谈好了,以后每月有三粒的定量。”

    李副厂长双手接过去,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

    “我就说你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很好,我准备的自行车票,总算有去处了。”

    说着,就从抽屉里,取出一张自行车票,递给江平安。

    除了票外,还有四十张大黑十。

    江平安双手接了过来,也没有数,随手就放兜里了。

    今儿大发利市,六七百块钱进账,还收获到一张自行车票。

    李副厂长微笑道:“上次我跟你说过,你那嫂嫂,想请你吃顿饭。”

    “择日不如撞日,要不今晚去我家吃个便饭?”

    “多谢厂长,同时帮我向嫂嫂带好,也谢谢她的好意。”江平安感激道。

    “吃饭就不必了,要是嫂嫂有心,帮我再弄条那种烟,我会感激不尽!”

    先前李副厂长给他的那条烟,还没开封呢。

    这可是好玩意儿,送礼拉关系都用得着,轻易不能浪费了。

    至于那包散的,江平安没抽几根。

    大多都散给厂里的一些科长和主任了。

    李副厂长愣了下,然后哈哈大笑,指着江平安道:

    “哈哈哈……以前常听老陈说你很不客气,我还不信,今儿算是见识了!”

    “行,你好不容易提次要求,我也不好拒绝,先代你嫂嫂答应了。”

    江平安大声言谢,又和李副厂长说了几句话后,就起身告辞了。

    回到办公室,江平安把钱数了数,然后全部放到空间。

    又拿出那张票看了看,心里感叹李怀德的大方。

    看了一会儿后,将票收起来。

    江平安拿着陈主任开的条子,去仓库领了一个火炉和一箩筐煤球。

    拿回来放到办公室后,便出去洗了个手,下了楼去,打算到车间转转。

    票到手了,要让易中海和刘海中知道。

    这种正大光明得来的东西,最忌讳掖着藏着。

    自行车是大物件儿,就算是拿着钱和票去百货大楼买了,砸了钢印。

    要是邻居们不知道来路,保不齐有那眼红的,或不知情的,暗中举报。

    就算是保卫科或派出所来查,也不会有事儿,可恶心人是真的。

    最高首长说过:我们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活在当下。

    真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邻居们横眉冷眼的处着,那是极不明智的。

    三车间。

    易中海坐在角落里的椅子上休息,慢慢喝着茶。

    今儿工人们都无心上班,因为都急着关饷,所以度日如年。

    见江平安过来,易中海起身往车间外指了指,两人出了车间说话。

    “一大爷,你看!”江平安献宝似的拿出自行车票,笑吟吟道。

    易中海愣了下,眼神一亮,惊讶道:“这么快就弄到手了?”

    “那可不?说要弄到手,就弄到手!”江平安扬眉笑道。

    易中海拿过去翻来覆去瞧了瞧,点头道:

    “真是好东西啊,这玩意儿一票难求,你小子好本事!”

    说着,将票还给江平安,又道:

    “等下班回家后,我就把买车的钱借给你,说话算话。”

    “谢谢一大爷,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江平安笑呵呵道,把票收起来。

    “跟我有什么好客气?”易中海摆摆手道。

    江平安掏出烟来,递了根过去,笑着说:

    “我没客气啊,你看我票一到手,就来找你了!”

    “哈哈,你小子,说的也是,就没跟我客气过。”易中海大笑。

    同时也格外欣慰,江平安有什么事都想着他,不就是没把他当外人么?

    正说着话,刘海中从车间出来了。

    江平安掏了烟,递了根过去,并把弄到自行车票的事说了。

    “你小子动作够快,说从李副厂长那要到票,就真要到了!”刘海中惊讶道。

    江平安嘿嘿直笑,抽了口烟后,说道:

    “那是,我可从不说大话的。”

    易中海点头笑道:“平安是个实诚孩子,说一不二。”

    “这倒是真的。”刘海中附和道。

    “把票拿来看看?我瞅瞅长什么样啊?”

    江平安从兜里掏出来,递过去:

    “看吧,就跟个收据一样,没什么稀奇的。”

    自行车票,没什么特别,白纸黑字,上面盖着印章。

    “别看这么一张纸,却让人打破了头抢着要。”

    刘海中仔细看了看,感叹道。

    易中海点头道:“是啊,这张纸,黑市上卖的价格,都够买一辆自行车了。”

    ————————————

    轧钢厂,后厨。

    刘岚见江平安过来,喜笑颜开。

    她笑问道:“平安来啦?粮站公布没有,什么时候支粮?”

    这年头,大部分家庭供应的粮食不够吃,往往吃不到月底就揭不开锅了。

    粮食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几天让人们长支下个月的粮。

    这样子人们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得拼上个整工(每月至少一次)。

    拿上粮本、面袋子、油瓶子去粮食供应站,排队领粮倒油。

    尤其是到了月底,粮站一公布长支下个月粮油的日期,买粮的人就分外多。

    大人小孩儿齐上阵。

    从早上开门一直到下班,排队领粮倒油的人,一直不间断(中午不下班)。

    城里头的粮油是严格按照各家各户,每个人的年龄、工作(工种)定量供应。

    用粮本或粮票购买。

    职工是按工种和岗位确定的,数量各不相同,粗粮、细粮是统一按比例供应。

    标准很复杂,分的也特别细。

    定量一般是从小孩子出生时起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粮食定量也逐年增加。

    成人没正式工作的,以前的标准一律28斤。

    这几年困难,给调到21斤了。

    临时工是凭单位的介绍信,经粮食局批准,分轻重体力劳动工种,按月增加。

    而食油不分岁数大小、也不管工种和工作,人人都是二两(最多时是半斤)。

    时逢国庆、元旦和大年,还额外再增供一些白面、大米。

    也还增加一点儿素油的数量,时多时少,不固定。

    江平安摇头道:“还没公布呢,按惯例,应该是明后两天。”

    “既然现在还没信儿,应该是按惯例了。”刘岚微笑道。

    正说着话,去上了厕所回来的何雨柱掀帘进来。

    “哟,江平安,刚听一大爷说你自行车票要到了?”何雨柱扬眉问道。

    刘岚见他过来,便跟江平安眨眨眼,转身忙去了。

    江平安拉了个椅子坐下,颔首笑道:

    “你是知道我性子的,很少放空话。”

    “又要跟一大爷借钱?”何雨柱也在旁边坐下,笑问道。

    “你小子借这么多的钱,我看你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

    江平安白了他一眼,道:“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

    “不过借你的那些钱,晚点儿还啊!”

    “这个月,我打算把借三大爷家和姜老五家的钱,先给还了。”

    何雨柱笑问道:“我要是不答应,你能还我钱吗?”

    “不能!我这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江平安摇头笑道。

    “行,你小子借我钱的时候是孙子。”

    “现在我让你还钱,就成大爷了吧?”

    江平安哈哈大笑道:“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

    “我借你钱的时候,也是大爷!”

    “还说我脸皮厚,你这脸皮也不薄!”何雨柱笑骂道。

    “对了,如今都关饷了,你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什么时候买回来?”

    江平安想了想,沉吟道:“从东北回来后再说吧!”

    “我打算走的这段时间,请些工人,买些材料,把那房子修修。”

    何雨柱啧啧道:“啧啧,还真小看了你!”

    “这三转一响凑齐了,又开始修房子。”

    “偏偏你小子欠一屁股债,却把事儿都办成了,这是真本事。”

    “是不是等年底了,再找个婆娘回来?”

    江平安大笑道:“哈哈,傻柱,你也甭羡慕,我的这些本事,你学不来!”

    正说着话,一个胖子从外边儿跑了进来。

    “江采购好!”他先跟江平安打了招呼,才转身跟何雨柱道:

    “师傅,财务那边儿在关饷了。”

    何雨柱起身点头道:“行,早些把工资领了,落袋为安!”

    一行人出了后厨,江平安在走廊里迎面碰到三车间冯主任。

    “平安跑这儿来了啊?我都找你好几圈儿了。”冯主任上前说道。

    江平安疑惑道:“老冯找我有什么事儿?”

    “走,咱们边上说。”冯主任指了指外边儿,微笑道。

    两人来到墙角,冯主任掏出烟,给江平安一根,开口道:

    “这不我姐姐前天生了个侄子,缺少营养,之前我来找你,才知道你下乡了。”

    “你能不能帮忙想想法子,搞些有营养的东西来?”

    江平安抽了口烟后,沉吟问道:“鸡蛋可以吗?”

    “只有鸡蛋?”冯主任失望道。

    江平安笑问道:“那你想要什么?”

    “能搞到老母鸡儿吗?实在没有,公鸡也行。”冯主任商量道。

    江平安颔首道:“要多少?”

    “多少?我要十只你能帮我弄来?”冯主任眼神一亮,惊讶道。

    江平安摇头道:“那不能够,最多一只,而且还要票,没票弄不到。”

    “有票,有票,一只也行,总比没有要强!”冯主任连连点头道。

    “太好了,我就知道这事儿找你准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