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新的抉择【求追读】

    第二十五章 新的抉择【求追读】 (第3/3页)

所谓《新华字典》,也成了全民讨论的热点。

    武昌,几大富商在宋濂的支持下联合起来,成立了新华印刷厂,转门研究如何拓印《新华字典》。

    宋濂知道《新华字典》的重要性,但也明白整本拓印的难度。

    为了方便推广,他对《新华字典》进行提炼,在赵城的提议基础上,按照读音进行分类分册拓印。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洪武年间这样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很多东西都只能依靠人力。

    但还好,有实物为基础,工作繁琐但不难。

    ……

    简化汉字风风火火地推行着,稳坐钓鱼台的朱重八,对那老不死的宋濂杀意更重了。

    但已经杀过一次,再杀第二次的难度,他也明白。

    何况,妻儿竟以皇后位、太子位相逼,洪武大帝也无可奈何了。

    只能祈祷,宋濂那老家伙水土不服,早点死在路上吧!

    至于简化汉字,朱重八也有所了解。

    他这等人物,非常明白简化汉字的伟大,若不是宋濂提出来,他或许会支持,从朝廷下达政令,全国推行简化汉字。

    但可惜了。

    仇恨使人面目全非。

    更何况这还与那逆贼赵城有关呢?

    若不是碍于妻儿相劝,他还想直接下令将这什么简化汉字列为禁忌,禁止一切相关活动。

    宋濂那家伙没死,甚至还做着推行简体汉字这等功德无量之事。

    这让重八大帝很不高兴。

    更不高兴的是,他还不能杀了他。

    就很烦。

    ……

    东宫,太子朱标还在那本神书上做着标注。

    将安庆府周家人迁到应天府后,那几本神书原本落入他之手。

    在周家人的帮助下,他早就掌握了《新华字典》的使用方法,如今基本认识简体汉字。

    那本《大明通史》再不是读不懂的天书,早就被他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已经发生过的事,朱标基本上都对上了。

    如今正在发生的事,倒是还没有结果。

    一、沐英于七月大败北元军队;

    二、老师宋濂于八月被流放茂州;

    三、九月朱亮祖坐罪鞭死。

    “老师因为宋慎的原因,已经被流放两个月了,第二则提前了。”

    “至于第三则,朱亮祖本坐镇广东,原本是不会起义造反的。

    但因为赵城逃出去,他父亲赵庸得知应天府剧变,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被迫造反。

    这朱亮祖本就有造反之心,在赵庸蛊惑下,就跟着造反了。

    若南方平叛结束,朱亮祖肯定是要死的。

    不过这上面说他为非作歹,残害忠良,还和宰相胡惟庸有勾结,这逆贼该死!”

    “如今,这两则都因为赵城的原因发生了变化,与记载不完全符合,

    这莫非就是那日赵城所说‘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的原因?”

    “赵城,他能影响未来,并改变未来?”

    想到这一点,太子朱标非常激动。

    赵城能影响并改变未来,那是不是说,他儿子、母后都可以不用死于洪武十五年?

    “赵城啊赵城,我知道你与老师有联系,或许我可以通过老师联系到你,

    如果你能改变我娘、我儿的命运,我不惜代价都会保下你!!!”

    朱标眼里闪烁着光芒,为了马皇后和朱雄英,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包括造反。

    “不过,如今还需要验证一下,马上就要七月了,沐英能否大败北元军队,

    这神书上记载的方法和策略,除了赵城外就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若沐英凯旋归来,他所用方法与上面记载如出一辙,那就证明了这本书的确是神书!”

    朱标不傻,相反他非常聪明。

    在赵城杀出应天府后,他就不断验证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在不断积蓄力量,身边聚拢了一些人,具有不小的势力。

    “叫陈希来见我!”

    朱标深思片刻后,向门外的侍卫下达指令。

    陈希是和赵城接触最久的人。

    当初赵城假娘子身死,陈希死里逃生活了下来,但酷刑之下几乎没了生还的可能。

    朱标出手救下了他。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只能以牛马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