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狙击【求追读】

    第十八章 狙击【求追读】 (第1/3页)

    十月,黔州的天气更加诡变了。

    雨可以连续下一个月,太阳也可以一个月也不出现。

    入秋后,气温开始大幅度下降,三十度渐渐变成奢望,二十度也成为了寻常,有时候最低气温还能达到个位数。

    对于这样多变的气温,赵城一时间也难以适从。

    但还好,他身体素质比较强,倒也扛得住。

    只是秋云那个拖油瓶就没这么好运了。

    她想自残养伤留在姐夫身边的想法彻底泡汤了。

    不需要自残,身体就一天天没什么好转,一直病殃殃的。

    赵城无奈,也只能在平越古城暂时安定下来。

    租了一座别院,成了临时的情报交流中心,一方面整理各方信息,一方面思考未来的计划,一方面还要照顾病号。

    日子倒是过得很从实!

    当然,也很繁忙。

    “十月了,不知道水溪如今怎么样了……”

    赵城坐在院子里,时不时地眺望着西方。

    其实以赵城的速度来说,从平越古城过去水溪,实则要不了多长时间。

    但自从播州离开后,赵城身份变得格外敏感,轻易不愿使用那些工具,容易引起注意和怀疑。

    从驿道走,一定会遇见人。

    不从驿道,山里无路亦难行。

    而且傅友德等人早已结束了播州行,也不知杨氏与他最终达成了什么样的协定,反正那场火灾是过去了。

    他敲打播州,也算圆满结束了。

    下一个,就是水洞宋氏。

    而他的大军,也从思州离开,进入到了水洞的势力范围。

    傅友德,如今就在平越古城。

    赵城一时间,也不方便离开,只能在这继续主持工作,寻找机会挑拨朝廷与水洞的关系。

    如果能让其直接反目,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城还在思考,如何达成目的。

    至于水溪究竟如何了?

    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从十三等人传回来的消息中,配合自己的猜测,也能知道些许。

    事实上,香夫人的治理下,这几个月水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据赵城提供的书籍,香夫人对其直接掌管的一片区域进行改革,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将新兵连带回来的粮种分配下去,开始大面积种植。

    这片区域实现严格的军管制度,由香夫人直接掌管,下设政务所,统筹惯例区域政务。

    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种植粮食。

    还有一项是,对赵城提供的基础工业知识进行试验,寻求大批量生产制造。

    其他林林总总的事还有不少,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建立炼钢厂,一同建设钢铁加工工业。

    此外就是火药的生产和实践……

    当然了,还有华十一控制下的新兵连扩招,以及新兵军训。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尤其是试验区域,每天都在消化赵城提供的基础知识,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新突破……

    这些,赵城能有一个大致的猜测和了解,发展倒也不错。

    其实相比与水溪的发展,吴山寨则要迅速得多。

    如今,赵城一同种植的那几亩地已经全部挖掘,收获非常大,土豆超过一万斤,玉米少一些,但也有两千斤,其余粮食皆是大丰收。

    这还是次要的。

    依靠赵城留下的工艺,吴山寨已经发展出了先进的煤炭工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炉,这个转凉的秋天,依旧温暖着人心,至于即将到来的冬日,也会在温暖中度过。

    当然了,这些依旧算不上重要,正在重要的是吴山书院的变化和影响。

    整座山寨经过数个月的迭代发展,已经蜕变成为了二十世纪后期夏族中等水平的城镇。

    当然了,人口少了很多。

    但其余方面差不了多少。

    这里,除了煤炭工业外,还发展出了比较全面的基础工业,烧煤、炼钢、冶铁等等,都有了长足的长进。

    甚至,在吴山书院里,还有人读懂些许赵城留下的工业书籍,借此打造出了水泥、玻璃等新鲜玩意。

    总之,这个与世隔绝的山寨,正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高速发展。

    李巧珍时常站在书院的操场上,在孩子们的歌声中眺望着西方,她知道,她的秦大哥在那个方向,在努力将他那个梦想变成现实。

    “秦大哥,今天我学会给鸡开刀做手术,我还将它缝合好了,那只鸡还好好的活着,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