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战争来了【求追读】

    第二十三章 战争来了【求追读】 (第3/3页)

    这还是其一,在他的猜测中,播州粮草事件、平越刺杀事件,都是这些人所为。

    虽然那夜赵城没承认。

    但否认与否,根本不重要!

    如今宋远见彻底掌握了水洞宋氏,清清楚楚地明白了这几起事件的诸多细节,如此恐怖的手段和能力,想不畏惧都不行。

    军营外,一位宋氏将领带着一队人,迅速将傅友德派来的使者围困。

    这几位使者大惊,不知道宋氏到底想要搞什么鬼。

    一位意识到危机的使者奋力挣扎,眼眸中充满了恐惧。

    “你们找死,你们找死……”

    他喊了两句,在宋氏诸人手起刀落下,人头滚滚,鲜血喷涌而出。

    其余人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也在剧烈挣扎。

    “朝廷不会放过你们的,朝廷不会放过你们的……”

    “大军压境,你们都会死,都会死~”

    在尖叫声中,在鲜血喷涌中,在人体滚滚的恐怖场景下,傅友德的使者全部被枭首。

    ……

    平越,城主府。

    傅友德还没等到使者的信息,却等来了播州的消息。

    “侯爷,经过锦衣卫多方确定,这几次事件出现的武器,都与逆贼赵城有关系,

    甚至锦衣卫代指挥使还说,他在宋濂那喝过绝世的佳酿,疑似播州杨氏拿出来的国酒茅台……

    ……”

    陈桓本坐镇播州,督促播州杨氏筹集物资和粮草,但平越事变,他也在四处奔走,确定各方消息,最终赶来了平越。

    “哼,小小播州,也敢如此戏弄本候?”听到手下大将禀报,傅友德越加生气了。

    当初,播州火灾,他就觉得不对劲。

    杨氏军营驻军四万人,寻常人哪能混进去?

    若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更重要的是,四万人灭不了一场火,如今想来,也是疑点重重。

    综合现在的调查结果,这播州杨氏,绝对不是一条好狗。

    “留下部队做足防备,播州方向不可大意……”

    傅友德如此部署,十万大军,至少要有四万防备播州方向。

    不然播州杨氏背后咬他一口,朝廷大军肯定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是傅友德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可就在他下达指令时,麦新城的消息传来回来。

    “侯爷,侯爷不好了,李思等人都被水洞宋远见砍了……”

    王弼得到消息也极为震惊,但还是第一时间跑进来通报。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傅友德还不敢相信。

    小小水洞,也敢砍他的使者?

    这是,公然挑衅,公然宣战啊!

    “侯爷,前方斥候传消息回来,李思等人还没见到宋远见,就被宋氏的人砍了,无人生还……”

    王弼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像这样不守规矩的疯子,他也是第一次见。

    不愧是,疯子啊!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傅友德火冒三丈,他功成名就这么长时间,还从没有这般生气。

    哪怕是那夜的刺杀,他更多的是恐惧,当然也有愤怒。

    但与如今的愤怒相比,差了整整一个量级。

    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这水洞宋氏名义上臣服于大明,也算是的大明臣子,如今氛围如此剑拔弩张,不想着深入交流化解矛盾,竟然还斩杀了来使……

    这是,公然挑衅啊!

    “王弼,备军,做好战争准备……”

    傅友德恨得牙痒痒,直接下达命令,为战争做准备。

    他本想以德服人,稳定黔州,为他们攻打云南准备一个良好的大后方。

    可如今,不把黔州洗一遍,是不可能顺利攻打云南了!

    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好战争吧!

    “是,侯爷!”

    王弼没有迟疑,推下去后开始动员。

    水洞宋氏,必定要为此举付出惨重代价。

    麦新城,赵城临时居住的院子里。

    “连长,那宋远见太疯狂了,他竟然杀了傅友德的使者,六个使者,无一幸免!”

    华十三非常震惊,他带领一队人,接触水溪的密探,第一时间获得了这则消息,若不是密探再三确定,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

    赵城也被吓了一跳,但没有过分震惊。

    宋远见宋疯子,不发疯,怎么行?

    “将水溪的人撤回来,你们也注意自身安全,别太靠**越和麦新城的交界,剑拔弩张怎么长时间,终于来场大戏了……”

    赵城沉思片刻,开始下达指令。

    宋远见此举,简直就是宣战行为。

    战争,不远了!

    “是!”

    华十三等人迅速行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在打探着各种消息。

    事到如今,他们多多少少都能明白连长的目的。

    这场战争打起来,那他们或许又有任务了。

    “傅友德大军在备战,做足了战争准备……”

    “水洞大量人员假扮平民逼**越!”

    “平越执行军管,只准进不准出。”

    “宋远见消失了……”

    “水洞近万军队迅速移动,似要主动出击。”

    “宋远见出现了,他主动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