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三十三章: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1/3页)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一首诗,几乎点燃了整座沧海楼。

    而这,也是宋澜衣来个这个,所“借鉴”的,第一首完整诗词。

    大乾境内,文人虽说诗词为小道,经义为大道。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涉及到经义的。

    但是诗词就不一样。

    小到打油诗,大到格律平仄整齐的诗词,几乎全民都可以参与。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看似简单扼要的一句话,却饶有韵致和理趣。

    实际上,后世也有黄生说此诗“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

    诗本宝光先是从宋澜衣身上微微透出,而后光芒大盛,紧接着,从外界来看,整座沧海楼都被一阵宝光淹没。

    随后,一道虚影浮现在沧海楼上空,一名身踏赤兔骏马,头顶红缨,赤兔全身披扎甲,头戴飞羽的骑兵现世,他微微眯眼,手中凝成一把一人高的箭矢,高喝一声:“某来也!”

    话落,一根形似长枪一般的箭矢飚射入沧海楼中。

    听到这一声呼号,沧海楼乃至整个青芜城的妖族都震惊了。

    诗词化象,化象有声!

    这是鸣州诗词啊!

    诗词分出县、达府、鸣州、镇国、传天下。

    镇国且不论,传天下更不用说。

    单就鸣州诗词,已经是出类拔萃中的出类拔萃,好几个月的文报,可能才出一首鸣州诗词。

    而这一首诗词的威势,已经远远超出了宋澜衣这个八品阶段该有的水准。

    只因这是一首完整的诗词,受天道认可,才气灌体,有首次吟诵的威力加成。

    而鸣州诗词,远不止于此。

    那沧海楼上的红缨骠骑大喝一声,这声音起先在沧海楼周围回荡,而后迅速向周围扩散。

    ——青芜城。

    ——定远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