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 (第1/3页)

    在细细思索一番后,是仪方才开口宽慰孙权道:“至尊所虑甚佳。”

    “然孙武卫虽素有声名,其毕竟年幼,因其年幼难免气盛,这才会被糜旸所趁。”

    “今糜旸之对手乃是大都督,大都督功勋卓着,从军三十年,经验丰富,岂是孙武卫能比?”

    “又岂是那糜旸所比?”

    “况且大都督手中兵力是糜旸数倍,兵力之强,世所罕见。

    如此兵力再加上大都督武略,要想拿下公安,并非难事,还请至尊宽心。”

    是仪深知孙权如今在他面前流露这担忧之色,并不是他真的担心吕蒙不是糜旸的对手。

    毕竟就算不说吕蒙与糜旸二人的名声差距,就是如今吕蒙手中握有的兵力,那也是糜旸的数倍。

    在这样强大的实力差距下,孙权虽有疑虑,倒也不至于真的会担心吕蒙败于糜旸之手。

    孙权如今有这番神态,最大的目的其实就是试探。

    试探江东诸臣,对他派吕蒙攻取荆州一事有何看法。

    近来,不知怎么的,在建业城中渐渐流传起了对吕蒙不利的言论起来。

    那些言论大多说吕蒙可能用拥兵自重,亦说兵虽十万,然公安坚城实不可下。

    这些言论并非是从市井民间而起,而是流传于众大臣之间。

    因为涉及到目前江东的诸位大臣,这就让精通权谋的孙权就无法将这些言论,当做简单的谣言来视之。

    这些言论分明是有心人散布,来扰乱军心的。

    孙权并不是昏君,贸然听信这些言论而去临阵换将,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但他也不可能对这些言论置之不理。 无错更新@

    因此他一直想查出,这些言论的源头是哪里。

    不查出这些言论的源头,对维护江东内部的稳定不利。

    查来查去,孙权将试探的打算放在他的近臣身上。

    孙权此刻脸上担忧的神色是真,他因为有心事而无法落子也是真,但偏偏他所说出口的,担忧的理由却是假的。

    这也是孙权一向惯用的,试探臣下的手段了。

    幸亏是仪机警且深通孙权心思,所以面对着孙权的试探,他三言两语之间就打消了孙权对他的怀疑。

    果然,孙权在听完是仪的宽慰后,脸上浮现了满意之色。

    虽然是仪的宽慰乃是老生常谈,这些日子以来孙权都听腻了,但却能证明是仪的态度。

    知道这点,就够了。

    孙权又将目光看向其余近臣,见其余近臣如胡综、吴范脸上皆流露出了对是仪言语的赞同之色。

    孙权的内心中,那些疑虑也就渐渐消散了。

    其实孙权对身边近臣一直是很信任的,但是自从出了徐详这档子事后,这让孙权心中对身边近臣也不如以前那么信任了。

    徐详在江东时,地位与是仪、胡综、吴范等人是一样的,都是他的亲近之臣。

    而在这诸人中,徐详与孙权更为亲近一些,他们二人自幼相识。

    只是因为在诸位近臣中,徐详口才最好,胆子也最大,所以孙权才会经常命徐详出使在外。

    只不过孙权没想到的是,他对徐详信重如山,徐详最后却选择了背叛他。

    这让本就多疑的孙权,越发不再信任人起来。

    现在每每想起徐详,孙权的心就会感到刺痛。

    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在试探完身边近臣没有怀抱异样心思,孙权那脸上的担忧之色也就瞬间消失不见。

    他举起刚刚放下的棋子,又开始有兴致思索其当下的棋局来。

    在思索的时候,心情变好的孙权就犹如一位性格宽厚的君主一般,他问他身旁的另一位近臣吴范道,

    “文则,你向来能掐会算,每算无有不。

    准。

    今你就为孤算一算,子明能否为孤拿下公安。”

    孙权言语之间满是笑意。

    孙权呼唤的近臣吴范,字文则,乃是会稽上虞人。

    吴范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郑妪合称“吴中八绝”

    吴范自幼拜得名师,擅长研究历数,知晓气候。

    他因此闻名于郡中,被郡中长吏举为有道,到洛阳任职。

    后来天下大乱,吴范见孙权崛起于东南,于是便南下投奔孙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