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

    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 (第2/3页)

时间是无法理事的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还需要曹仁为其执掌大军。

    而只要安抚了曹仁的情绪,那么这十万大军自然也会安定下来。

    现在他问曹仁近来对大军的安排,也只是想趁着现在精神头还在,想着为曹仁查缺补漏而已。

    在曹操发出询问之后,曹仁便跪倒在榻前,将他这几日所作的安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那夜大王晕厥,臣便命虎豹骑封锁高台不准任何人离开,并且在汉水沿岸加强了防御。」

    「后来谏议大夫向吾建议,只要多加注意身处高台之上的臣子即可,因为他们才是完全目睹全程的人。」

    「至于高台之下,台阶之上的臣子,他们身处台下又因为在黑夜中,所以不会知晓大王晕厥真相。」

    「他们尽皆位分不高,乃是军中中低层臣子。」

    「若将他们全部禁锢,不得离开,一则第二日军中士卒若不见这些臣子,难免会心中恐慌。」

    「二则若少了他们,吾亦不能顺利指挥全军。」

    「后来谏议大夫又建议臣,大王昏厥一事或可隐瞒,然跌倒一事却不易隐瞒。」

    「既然如此,吾不如先主动释放出大王酒醉跌倒的流言,如此既可解释当夜之事,又可防止更令人恐慌的流言传出。」

    「因此两举,数日来我军并未出现什么大的危机。」

    ….

    当曹仁说完后,半躺在榻上的曹操脸上浮现感慨之色,他赞叹道:「堵不如疏,虚虚实实,梁道真乃当世奇才也。」

    曹仁口中的谏议大夫,曹操口中的梁道,乃是贾逵。

    贾逵本名贾衢,字梁道,河东襄陵人。

    贾逵初为并州郡吏,迁渑池县令,后拜弘农太守,现任谏议大夫。

    在他入仕曹操以来,在军政两方面皆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干。

    在听完曹仁的所有汇报之后,曹操终于放下了他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

    他虽病倒,但大局有曹仁,谋划有贾逵等一干文武隽才,足可无忧。

    这些英杰才是他魏国能否屹立不倒的关键。

    在知道大军已经渐趋稳定之后,曹操问出了他第二个最关心的问题。

    「刘备是不是已经到了。」

    见曹操问起此事,曹仁沉重的点了点头。

    对岸汉军大营中汉中王王旗已经高挂,此事方才已经有人来禀报给曹仁了。

    随着曹仁的点头,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在刘备还没到来之前,他一直想着等刘备这个生死大敌到来后,他该如何应对。

    可是等刘备到来之日,他却已经病倒

    了。

    想到自己如今的病体,想到此生再难一统,完成年轻时的夙愿,曹操不禁剧烈的咳嗽起来。

    曹操的咳嗽令曹仁顿时大惊,他就要连忙去呼喊医官,但曹操却再次止住了他。

    曹操将掩在口鼻处的手掌拿下,只见在他的掌心之中已经有着些许腥红。

    这一幕令曹仁愈加着急。

    曹仁惊急的神色落在曹操眼中,他只是笑了笑,而后澹定的将手中的血液擦在一旁的锦帕上。

    他纵有雄心壮志,他纵有惊天韬略,但岁月不饶人,英雄已经迟暮,为之奈何?

    他挥手让曹仁上前,来到他的榻上坐下,他有话要对曹仁说。

    在曹仁来到榻上后,曹操用无奈,伤感的语气对曹仁言道:

    「子孝,为兄恐怕难以痊愈了。」

    这时曹操不再以王自称,而是将自己当成了曹仁的兄长。

    曹操的这句话刚一说出口,曹仁眼神中已经充满了惊惧,他拼命地摇头道:

    「不会的,不会的。」

    「兄长我们回邺城吧。」

    「回到邺城,弟弟为你找寻天下最好的名医。」

    「等兄长养好身体,兄长再亲自南征。」

    「到时候,弟弟定为兄长牵马执蹬,为兄长先锋。」

    「兄长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难关,此次定然也能安然无恙的。」

    他的语气中已经带着些许哭声。

    曹仁的话,落到曹操耳中,他苍白的嘴角不禁流露出些许笑意。

    也许他不像刘备那般有着义贯金石的异性兄弟,但他亦有个对他真情实意的宗亲弟弟。

    一生杀人无数的他岂是畏死之辈?

    只是在死之前,他要将一些事做好。

    ….

    曹操看着曹仁,对其说道:「吾的身体自己清楚。」

    「人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