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

    第一百五十七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 (第1/3页)

    在糜旸从枕头下摸出那本册子后,他拿出来一看,发现手中的这本册子,应该是刚装订而成的。

    而这本册子的封面写着「正谋实录」四个大字。

    法正看着糜旸手中的这本《正谋实录》,他对着糜旸言道:「这本书是为师在成都旧病复发之后,就已经开始写了。」

    「万幸在吾病倒不能执笔之前,终于将这本书写毕。」

    「这本书中,记载了为师的一生所学,共分为五卷。」

    「卷一察人任才,卷二霸图雄略,卷三教战将体,卷四纵横国策,卷五政体明道。」

    「这其中有些你已经学过,还有些为师本来想等你回到成都,再教授与你。」

    「但如今想来,恐怕为师以后再没机会教导你了。」

    「这是为师一生的心血,亦是为师一生的骄傲,吾可以死,但吾的学识、才华不能因为吾死而消亡。」

    「在为师走后,希望你好好研读这本书,将为师的学问发扬光大。」

    听到法正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传授给他,糜旸心中十分感动。

    一方面他是感动法正对他的看重,愿意将他毕生的心血传授给自己。

    一方面他是感动法正对他的无私,毕竟法正还有儿子,而法正却将这本书传给了自己。

    糜旸手中紧紧握住这本书,将它放入怀中,而后对法正承诺道:「恩师放心,旸必不负恩师厚望。」

    「日后百年青史之上,恩师之遗书当与恩师一同流芳千古。」

    听到糜旸这么说,法正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尔后他看向刘备言道:「吾儿庸碌,还望大王恩待。」

    面对着法正的这个请求,刘备含泪应允。

    在将所有事都嘱托完毕之后,法正让糜旸将自己从榻上搀扶起来。

    刘备见状本想阻止,但法正却笑道:「来日大王光复汉室,吾身为大王辅臣,想来会青史留名。」

    「吾可不想将来青史记载,吾法正是死于榻上。」

    说完后,法正在被糜旸搀扶着从榻上起来后,他来到窗台边。

    就是这短短几步,似乎已经耗尽了法正所有的力气。

    看到这一幕,刘备面容一急,他赶紧来到寝室的外堂。

    他在外堂的书桉之上,摊开一面白净的帛书,开始在上面奋力书写着什么。

    「法正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汉,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

    「自任事以来,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

    ...

    在刘备在亲笔书写着他的王诏时,法正靠在糜旸的肩膀上,他现在已经气若游丝,但看着窗外的风景,他的心情却变得极好。

    春天方至,在窗外的院落中,有着一方池塘,而在池塘边上种植着许多柳树。

    在冬季犹如老人的柳树,在这步入初春的天气之下,他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

    从法正的目光看去,柳树已经重新长出了细嫩的枝丫,现在虽不多,但在不久后,这代表新鲜朝气的嫩芽势必会长满整片树头。

    看到这一幕,法正对着糜旸言道:「时光流逝,一岁又一岁。」

    「吾少时,曾登上关中大山,遥望苍茫大地,那时吾便立下壮志,要在这秀丽江山中,留下己方姓名。」

    「幸天怜吾,虽使吾飘零半生,但最后能得遇明主佳徒,展我心中抱负,传我毕生所学,吾愿已足矣。」

    「所有王图霸业

    终抵不过岁月侵袭,唯有不变的,便是人才代代而出。」

    「但人生在世,却有牵挂。」

    「当年吾游历关中之时,曾发现塞外民族趁我华夏内战之际,休养生息,蠢蠢欲动。」

    「今吾华夏势强,彼等便俯首臣称,但塞外异族皆狼子野心,欲壑难填。」

    「待为师这一代人皆离去之后,守护华夏的重任,便落在了你这一代人身上。」

    「因你战功,又因你外戚身份,将来你之成就不可限量。」

    「太子仁弱,无雄主之手段。」

    「子成你要切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塞外异族,不要因为他们一时伏低而放低戒心。」

    「你要一辈子防着他们,必要时,犁庭扫穴,为后世中原扫平祸患!」

    「在吾书中的第二卷内容,便记载了如何应对异族之法,你要多多研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