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

    第二百一十四章 鹰揚不揚 深夜密谋 (第2/3页)

号,可谓是位高权重。」

    「现在子度只是我麾下一校尉,按照常理子度对处于我之下,应该是有所怨言的。」

    「或者说,对大王也会有些怨言。」

    当糜旸这番的诛心之语传到孟达耳中,他看了看四周隐隐将他包围的糜旸亲卫,孟达的脸色吓得铁青。

    诽谤!诽谤!

    孟达的身躯开始抖动起来,糜旸的手段他之前可是见识过。

    数百申氏党羽说杀就杀,眼皮都不动一下的。

    糜旸这么狠辣,为的不就是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吗?

    现在糜旸将他当成了那个「他人」,怎能让孟达不感到惧怕。

    但随即孟达想到糜旸突然有此举,很可能是受了小人谗言了,所以今夜特地召他来问询。

    否则以糜旸在军中的威望,真想杀他一个命令就足够了。

    想到此处的孟达,他吓得赶紧对着糜旸伏首,而后对着糜旸不停参拜道:

    「达对大王忠心耿耿,对将军亦是从无本分违逆,还望将军明察。」

    在说这句话时,孟达的话语中已经有着颤音。

    但在说完这句话后,孟达觉得还不够,便又对着糜旸不停着重复一句话。

    「还望将军念在孝直的份上,不要为小人之言所惑。」

    在孟达边说边向糜旸参拜的同时,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之前对刘备有所怨言不假,这是人之常情。

    但那只是之前,自从跟随糜旸之后,他的心从来没不安分过。

    孟达心中在忧惧糜旸处罚他的同时,心中亦有狠意浮现。

    这要是被他知道是哪位小人在糜旸面前冤枉他,他一定要报此仇。

    糜旸看着孟达这副惊惧的样子,糜旸有些无语。

    他的语气并未冷厉,只是单纯的询问,孟达何必反应如此大?

    这是做贼心虚吧,

    糜旸让一旁的亲卫将孟达扶起来。

    在亲卫将孟达扶起来后,糜旸温声对着孟达言道:「今夜我得到情报,夏侯尚领军两万到达武当县中。」

    当糜旸的这句话传至孟达耳中时,慌张的孟达这才有些安定下来。

    糜旸不再继续纠结方才的诛心之语,而是突然跟他讲述这个情报。

    难道糜旸今夜的意图,是先对他进行试探敲打,而后让他领军出征?

    只是夏侯尚此次所带的兵马有两万之众,比汉兴三营加起来的总兵力还多一倍。

    况且夏侯尚有城池作为依托,这场仗怎么打的赢?

    到了这时糜旸方才透露他今夜的真实目的言道:「我欲戬除武当隐患,还望子度助我。」

    见糜旸这么说,孟达脸上的惊疑之色愈浓。

    糜旸总不能真是让他领军出征吧。

    看到孟达脸上的惊疑之色,糜旸对着孟达言道:「正如我方才所说,子度因大王处罚之举,心怀怨言乃是常理,所以我需要子度做一件事。」

    当糜旸此话一出之后,孟达的神色瞬间明朗。

    原来糜旸方才说那番话,并不是试探他,只是在阐述一个常理。

    在明白糜旸的真正意图之后,孟达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

    原来糜旸今夜是要用他,不是要杀他。

    孟达拱手问糜旸道:「将军要属下做何事?」

    在孟达看来,只要不杀他,那让他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向夏侯尚诈降!」

    糜旸的这句回答,令孟达的脸上浮现诧异之色。

    原来糜旸是想利用自己的过往,来当那个诱惑夏侯尚的鱼饵。

    恢复镇定的孟达,身为宿将的他马上就开始思考起,糜旸这个计策的可能性。

    方才自己的反应之所以会那么大,不就是因为糜旸说的那番话,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吗?

    既然自己心怀怨言有可能性,那么同理夏侯尚对自己的投降献诚之举,亦会有一定可能相信。

    孟达对着糜旸答道:「将军此举虽有成功之理,但夏侯尚在北方颇有名声,非无智之人,将军此计策未必一定成功。」

    这是来自一个老将的经验之谈,糜旸在听完孟达的判断后点点头。

    这个道理他又何尝不知。

    没有计策有百分百的成功率,但若是不去实行,那么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没有。

    糜旸虽然想除去武当县中的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