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

    第二百六十一章 却月却月 关公擂鼓 (第2/3页)

无论在记忆中如何搜寻,他都从未见过这么怪异的阵。

    这种阵有什么用吗?

    夏侯霸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

    在以往汉军上岸之后,并不是没有摆过专门克制骑军的阵。

    但那些大阵无疑都在魏军骑军精湛的骑术及人数压制下,没有坚持多久就被破解。

    现在汉军上岸后人数变多,却抛弃那些被兵书证明过的大阵,反而特立独行选择摆出一种奇怪的大阵,这让夏侯霸不禁大笑起来。

    特别是汉军还以战车结阵。

    贼军这是黔驴技穷,开始胡作非为了吧!

    而傅肜在布好阵后,他便亲自站在一辆战车上虎视眈眈的看着前方不远处的数千魏军骑军。

    因为内心中的轻视或者说疑惑,所以当汉军在列阵的时候,夏侯霸并没有贸然采取行动。

    但是夏侯霸见此番汉军上岸的人数比以往的多,于是他马上派出骑卒前往通知不远处的曹泰各部骑军,让他们来此处汇合。

    夏侯霸此举不是怕了岸上的数百汉军,而是他见有数百汉军正卒上岸,是想让其他友军来与他一起来刷战功的。

    一颗汉军正卒首级,可抵得上前几日好几颗汉军辅卒的首级。

    这时在已经靠岸的汉军战船上,关羽正站在甲板上,居高临下的观察着岸上的形势。

    他见岸上的傅肜已然成功率军列好阵型,他没有半分迟疑,马上派出廖化率领着两千汉军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傅肜。

    当廖化率领的两千汉军上岸之后,汉军又在每辆战车上增设二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

    这时候夏侯霸看到岸上突然又增设了两千汉军,他开始用不安的目光看向汉水上的汉军战船。

    为了防止战船上继续下来源源不断的汉军,夏侯霸已经不想再等待。

    猫逗老鼠,那也要在保证自己一方拥有绝对的实力情况下。

    目前河岸上的汉军将近三千之众,与他所率领的魏军铁骑数量已然不悬殊。

    虽然这三千汉军在他看来,依然对他所率领的魏军铁骑造成不了什么威胁,但是不能再放任汉军自由的上岸了。

    在这种想法下,夏侯霸下达了让身后骑军出击的命令。

    曹魏的骑兵乃吸收幽州突骑、并凉铁骑与乌桓名骑之集大成者,而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重骑兵便是这三种骑兵中的两种。

    人马都披甲的,古称甲骑具装,亦称陷骑、铁骑;

    人披、马不披的,就叫甲骑,也叫突骑。

    在中国古代,并不是甲骑具装才叫重骑兵,甲骑也可以是。

    唯有乌桓名骑才是真正的轻骑。

    可能很多人都以为,重骑兵乃是南北朝时期的专属。

    但根据后世出土的文物或者存世的壁画中可知,早就在西汉末就已经有了马铠这种器具的出现。

    及至三国时期,虽然《三国志》中第一手史料残失。

    但从其他史料

    记载或者推断可知,曹魏绝对是有着具装骑军的,而且不是如后世人所理解的那般,只有少数虎豹骑才拥有。

    曹魏的具装骑军在与马超对战时,还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阵精光曜日,贼益震惧。」

    甚至在骑军稀少的季汉,都有着具装骑军的存在。

    「棊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

    而且在许多史料中,三国时期出现许多马铠的记载。

    这种种事例说明,曹魏是有着一支人数不在少数的具装骑军的。

    南阳守卫战,被曹丕视为守卫大魏基业至关重要的一战,所以他对于这次的战役,可谓是下了许多的老本。

    目前在汉水岸上的这两万魏军骑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马尽皆带甲的重骑兵。

    而相比于乌桓名骑这种轻骑军,重骑军是可以直接冲击步军方阵的。

    这也是夏侯霸会选择,将一部分汉军放上岸绞杀的底气所在。

    在夏侯霸的命令之下,他所率领的数千铁骑开始朝着汉军的车阵包围而来。

    今日正是艳阳高照高照的天气,当阳光照耀到人马俱甲的魏军铁骑上时,阳光经过反射,似乎让朝着汉军包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