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王交易 所求为何

    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王交易 所求为何 (第2/3页)

要是帝王,都一定会以稳固江山社稷为首念。

    怀抱着这种自信,曹丕在御驾内发出一声低不可闻的叹息:

    “有些人,总得救回来的。”

    在曹丕发出这声叹息后,他发出了出发的指令。

    当曹丕出发的指令传遍全军时,护卫曹丕返回洛阳的上万中军开始缓缓行进起来。

    宛城外阴云连绵千里,而正在行进的上万魏人的心情亦是低沉至极。

    上万人的魏军队伍,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就像精气神都被抽走的行尸走肉一般。

    这时的他们,完全没有当初南下时的骄傲。

    他们的骄傲,已然在荆州被汉军践踏殆尽。

    正如当初他们在许都,肆意践踏大汉的威严一般。

    天道有常,自有循环。

    ...

    曹丕的銮驾返回洛阳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探子送到糜旸的手中。

    在糜旸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并没有浮现诧异的神色。

    早在之前糜旸探知司马懿成为曹魏安南将军的消息后,他便已然知道曹丕心中有了退意。

    相比于曹丕领军返回洛阳的消息,糜旸还是对司马懿成为曹魏荆州方面一把手的消息更感兴趣。

    糜旸记得历史上亦是在最近几年,司马懿成为了宛城的镇守都督。

    没想到兜兜转转,今世还是这司马懿承担起镇守宛城的重任。

    司马懿的才能自不必说,不提历史上他立下的那桩桩战功。

    历史上他能率军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尽管是因为他背后有着曹魏强大的国力为支撑,但他自身的才能也很重要。

    】

    在今世中司马懿虽然在糜旸与关羽的手下都吃过亏,但那两场战败,实则真怪不到司马懿的头上。

    客观重视司马懿的才能,才是对付他这个敌人最正确的态度。

    只是虽然对司马懿有着重视,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还是那句话,以糜旸现今在天下的威望,应该是司马懿怕他才是。

    糜旸收到曹丕率军回宛的情报后,他马上令人将这则情报快马报回襄阳给刘备。

    在完成这件事后,糜旸将目光看向了眼前的州泰。

    之前糜旸建议李严担任义阳太守的奏疏,刘备已经给了回复。

    在刘备的回复中,糜旸知道刘备已然同意他的推荐。

    只是目前李严正在益州,以当世的交通条件,李严要想到达义阳郡中履职,恐怕还得一段时间。

    所以在短时间内,糜旸必须还得承担起义阳太守的职责。

    而就在这段时间中,义阳郡中发生了一件事。

    而这件事正是州泰所引起的。

    在之前冠军侯国的长吏名单中,糜旸虽然发现了州泰这个人才。

    但是以糜暘现在的身份,他不可能专门派出使者,突然前去冠军侯国征召一位无甚名声的人。

    况且史书上对州泰的记载并不多,糜旸并不能十分肯定州泰的能力。

    所以糜旸在发现州泰这个人才后,他只是顺势将州泰任命为冠军侯国的国相,他想着看看州泰的能力到底如何。

    可是就在州泰被委任为冠军侯国的国相后,刚刚走马上任的州泰马上就做出了一件事。

    这件事让之前还是国相的州泰,现在却成为一个阶下囚,被一众士卒五花大绑的押在糜旸的身前。

    糜旸看着眼前身形颇为瘦削的州泰,他的眼中浮现了思考之色。

    这时在糜旸手中有着两封报告,一封报告的内容是冠军侯国中的诸长吏,联名上告州泰有谋逆之心。

    而另一封报告则是丁封写给糜旸的,关于“州泰谋逆”这件事的调查报告。

    在丁封的调查报告中,糜旸才终于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冠军侯国本质上是一个大县,既然是大县,那么县内的豪族自然众多。

    豪族一多,倚仗家世为非作歹的人肯定就不会少。

    在州泰刚刚成为国相的第一日,他便明法严刑,禁暴锄奸。

    冠军侯国内有个豪族出身的奸吏,作恶多端,州泰为严正法纪,便将他当众鞭死。

    州泰的这一举动极大震慑了冠军侯国内的不法之众时,亦让那奸吏的族人感到义愤填膺。

    只是州泰毕竟是糜旸亲自委任的冠军侯国国相,在糜旸的威望之下,奸吏的族人亦不敢明面反对州泰。

    他们只是花钱买通大多的国中长吏,与他们共同向巡视至冠军侯国的督邮丁封,举告州泰有谋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