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 (第2/3页)

这颗种子总会成长为一棵苍天巨树,为大汉不断输送着生机。

    只是这颗微小的种子,他可以告知给诸葛亮与糜旸,却要尽可能保证不让敌人发现它的存在。

    蒋济认为方才刘备劝慰他是因为他宽仁,这并没有错。

    但是蒋济不知道的是,宽仁与权谋有时候并不是对立面。

    至少以刘备的政治手腕来说,就是如此。

    在怀抱着心中这种复杂的想法之下,刘备招手召来了远处的董允。

    方才离去的董允并未离开城墙,他只是守在远处等着刘备的吩咐。

    所以董允在看到刘备召唤他后,他立马快步来到刘备身前。

    在董允来到身前后,刘备对着董允言道:“董卿立即启程前往新野,为朕向左将军传达一个口谕。”

    听到刘备让他承担传达口谕的重任,董允的脸色一下子肃穆起来。

    能够成为天子使者,既代表着莫大的荣耀,亦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郑重的心思之下,董允听到了刘备让他传达的口谕内容:

    “命左将军将夏侯尚、满宠等一干俘将速速押往新野。”

    ...

    在知道刘备口谕中的内容之后,董允就马上朝着新野城而来。

    因为水运的便捷,所以不久后董允就来到了新野城中。

    在董允到达新野城外的时候,糜旸就已经在州泰的禀报下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

    随后糜旸马上让州泰出城,将董允等人给接进来。

    等董允等人被州泰接入郡府中的大堂后,糜旸看着眼前的老熟人董允,不禁觉得有些莞尔。

    在以往的过程中,凡是刘备要派出使者与他联络或者封赏他,基本上那个使者都是董允。

    现在董允都快成为,他与刘备之间的专线联络员了。

    只是莞尔归莞尔,深通礼数的糜旸还是以大礼迎接了董允的到来,随后他就从董允的口中得知了刘备的口谕。

    糜旸在听到刘备的口谕后,虽然因为事发突然他心中有着惊讶,但是他并没有迟疑。

    他立刻回到位子上,快速写好一封手书,然后他唤来了丁封让他火速赶回西城。

    夏侯尚、满宠等人都是身份不低的魏臣,这样重要的俘虏可是被糜旸严密看管的。

    所以若没有糜旸的手书,旁人是很难将他们提走的。

    在完成这件事后糜旸屏退左右,然后看向董允对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因为糜旸与董允之间有着一些亲戚关系,再加上以往有着多次相处,糜旸与董允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所以糜旸倒也放心向董允打探消息。

    糜旸想知道的是,刘备为何突然会有此想法。

    只是在糜旸的询问之下,董允以摇头回应糜旸。

    倒不是董允不想告知糜旸,只是他那日只是远观刘备接见蒋济,并不知道刘备与蒋济之间的对话内容。

    在董允摇头之后,糜旸马上就会意了。

    以往董允在出使的时候,曾有数次主动提点他的举动。

    在这种明显的善意之下,董允若是真的知道什么的话,是不会不告诉他的。

    现在他摇头,只能证明身为刘备近臣的他,也不知道刘备此举的目的。

    但正因为如此,反而让糜旸心中的好奇心越来越重。

    ...

    在遥远的西城之中,有着一处庭院。

    在这处庭院中住着的,正是当初被糜旸俘虏的夏侯尚、满宠一干人。

    这处庭院原本是申仪的一处私人场所。

    因为当初申仪喜欢在这处庭院中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所以这处庭院盖的很是偏僻。

    当初糜旸曾上书问过刘备,夏侯尚等俘虏该如何处置,刘备只是回书“先行善待”四字。

    因为这四个字,糜旸就不能将他们关押进蛇虫鼠蚁遍布,暗无天日的地牢之中。

    而又因为申仪这处庭院偏僻的特点,所以糜旸就顺势下令,将夏侯尚等人关押在这处庭院中。

    偏僻可以有效断绝,这处庭院与外界的联系。

    只是这时本来应该因为偏僻而显得安静的庭院,却不断的从内传出一些叫喊声。

    而这些叫喊声的出现,是因为此刻在这处庭院中正有着两人在切磋武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