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

    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方先来 以牙还牙 (第2/3页)

虏,亦知道他们即将被释放回南方。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今日来迎接他们的会是糜旸。

    要知道在这上百俘虏中,糜氏族人的比例是不低的。

    纵算不是糜氏族人,同为元从大将族人的其他俘虏,在往日里也是将糜旸当做亲人看待的。

    多年的牢狱生活,本来早就让他们失去了心中的希望。

    在这种心态之下,在今日他们却看到他们的亲人来亲自迎接他们回家,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是完全难以抑制的。

    因为内心中的激动,这百余人的俘虏队伍突然之间开始产生骚动。

    在骚动产生后,由于正式的两军交接俘虏还未开始,所以上百俘虏身旁的魏军,开始用手中的刀鞘镇压起这股骚乱。

    在以往的岁月中,这些魏军都是如此对待他们的。

    他们现在所做的事,只是出于本能而已。

    只是司马懿在看到这一幕后,立马脸色大变,他马上命人阻止了那些魏军。

    司马懿担心的是糜旸看见这一幕。

    虽然司马懿阻止的很是迅速,但是一直在注视此间场景的糜旸,又岂会没看到这一幕呢?

    在看到这一幕后,糜旸的脸上已然挂上了怒色。

    甚至在他的眼眸之间,寒意亦在慢慢累积。

    那上百族人蓬头垢面,犹如乞丐的境遇本来就让糜旸心中有所不满。

    现在他又亲眼看到自己的族人被魏军殴打,这让他如何能不感到气愤?

    这时司马懿派出的使者正好来到糜旸的身前。

    在司马懿的使者来到糜旸身前后,他当即请示糜旸两军该如何交接俘虏。

    本来在一开始糜旸想的是,两军同时释放俘虏,这算是最公道的做法。

    但现在的糜旸,他改变主意了。

    糜旸对着司马懿的使者冷语道:

    “你军诚心不明,竟派骑军压阵。

    若我军在释放俘虏之后,你军骑军从后袭杀我之亲朋,那我岂非将抱憾终身?”

    “为证你军诚心,当由你军先释放我之亲朋,待我之亲朋都被我军收纳后,我自会释放你军要的人。”

    听到糜旸如此说,司马懿使者的脸上浮现惊色。

    一开始大家不是这么谈的呀。

    要是他们先释放那上百俘虏了,糜旸却不释放夏侯尚等人,那该怎么办?

    司马懿的使者第一反应就是想开口拒绝。

    只是想了好一会儿,他始终想不出一个拒绝的理由。

    因为糜旸说的是有道理的。

    汉军处于水上,而魏军处于陆上,还有着骑军在。

    要是汉军与魏军同时释放俘虏,一旦魏军的俘虏踏出汉军的弓箭射程之外。

    那时候魏军骑军从后对汉军俘虏发动袭击的话,那在水上的汉军的确是反应不及的。

    说实话糜旸是真的担忧这点的。

    至于糜旸是不是过虑了,这还真不是。

    魏军连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都会杀,又岂会做不出杀俘这种事?

    见司马懿的使者脸上浮现为难之色,糜旸却继续步步紧逼。

    “两军换俘,首重诚信,你军突以骑军压阵已算失信,难道司马仲达别有企图乎?”

    听到糜旸的这声质问,司马懿的使者吓得惊慌失色,他连连为司马懿辩解。

    他深知这场换俘对魏军的重要性,所以他生怕糜旸误会而耽误了这场换俘事宜。

    而且正因为这场换俘的重要性,所以他也知道司马懿是不敢在这件事上弄虚作假的。

    司马懿之所以会调来骑军,担忧的只是汉军突然发难而已。

    可是这种理由又过于丧己方气势,所以使者在为司马懿辩解之时,一直找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

    这让他愈发惊慌。

    看见司马懿使者惊慌不已的样子,糜旸对着他下最后通牒道:

    “我军信义天下皆知,你不用担心我会失信。

    反观你军诚意不明,若再诸多推搪,我当撤军回禀天子。

    到时候所有后果,司马懿当一力承担。”

    当糜旸说完这番话后,他立马命人将司马懿的使者驱赶下船。

    而司马懿的使者在被驱赶下船后,因为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