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

    第三百五十八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 (第1/3页)

    马谡为何会阻止文吏将文书送给诸葛亮呢?

    他有这个举动倒不是他有何私心。

    只是现在虽然是正午时分,但却是诸葛亮用餐的时候。

    诸葛亮日常因为繁杂的政务已然十分忙碌,马谡往日中看在眼中担心在心中。

    尽管以他的身份无法阻止诸葛亮勤心王事,但是身为尚书的他在诸葛亮用餐的短暂时间内,不让人来打扰他还是做得到的。

    当然马谡也没有责怪那些手捧文书的文吏的意思。

    毕竟在当世常人遵循的是两餐制,他们不知道诸葛亮会在中午用餐也是正常。

    而之所以诸葛亮会在这几日开始在中午用餐,倒不是他个人的意愿。

    是刘备见诸葛亮太过辛苦,便特下恩旨让诸葛亮中午也进餐。

    食补在当世是常人皆知的道理。

    刘备的恩旨前几日刚下,一向低调的诸葛亮并未宣扬这件事,所以尚书台中的许多文吏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要不是刘备有这道恩旨,诸葛亮是不会浪费中午的时间用来进食的。

    马谡无意责怪身前手捧梁州文书的文吏,他只是面容严肃地先让文吏退到一旁。

    什么事都等丞相用餐完再说。

    可是在马谡下达这个命令后,以往对他言听计从的文吏这时却显得有些迟疑。

    见文吏并未按照他的命令去行动,马谡的脸色瞬间严肃。

    他刚刚想要伸出手指斥责这位文吏,但还未等马谡的斥责声说出口,他身前的这位文吏便吓得连忙低下头。

    只是在他低下头的那一刻,他也将双手捧着的文书递送到马谡的身前。

    一句带着颤音的解释,适时传到马谡的耳中。

    “这是梁州牧的上书。”

    当这句解释落入马谡的耳中时,马谡斥责的话语直接被这句话堵在嗓子口,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而当这句话传入一旁的数十其他文吏耳中时,他们的脸上尽皆浮现疑惑之色。

    梁州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州牧权力之大几乎可决断一切,以梁州牧现在的权势,梁州中的很多事他都可自行解决。

    所以若是梁州牧突然有上书,那这封上书中的内容肯定不简单。

    而就在心中不断浮现疑惑的情绪时,在场的众人也明白了为何这位文吏敢当众违抗马谡的命令。

    原因无他,早在不久前丞相就下过一道严令:

    “梁州上书,不可拖延。”

    从诸葛亮下的这道严令中,可见他对梁州的关心程度。

    文吏之所以敢违抗马谡的命令,无非是因为他更怕违逆诸葛亮而已。

    一众文吏都明白的道理,马谡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所以他现在的脸色有些难看。

    自视甚高的他不仅未曾斥退文吏,却反而被文吏的一句话堵的话都说不出来,这让马谡有些微恼。

    不过马谡能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当然也不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他很快就恢复了自己的情绪。

    然后他快速取过文吏递上来的梁州文书,扭身进入了诸葛亮所在的厅堂之中。

    诸葛亮不在的时候马谡是否会违逆他不知道。

    但诸葛亮现在就在他背后的议事厅中,这种情况下马谡是一点都不敢对诸葛亮的命令有所怠慢的。

    在马谡手捧梁州文书大步迈入议事厅中的时候,他便见到了一手捧着面食,一手拿着文书在细细审阅的诸葛亮。

    在马谡的视线中看到,诸葛亮每当看到文书中有何疏漏时,他便会立时放下手中的面食,下意识地拿起身前书桉上的朱笔批改起来。

    正因为诸葛亮的这个举动,导致他书桉上如小山般的文书在慢慢减少。

    但是他食盘中的食物,却还是如之前一般一点都未曾减少。

    看到这一幕的马谡,心中不禁叹息。

    即使有着陛下恩旨在,丞相还是一点都未改变以公务为重的作风。

    怀抱着复杂的心情,马谡快步朝着诸葛亮走去。

    而诸葛亮一心都扑在身前的公务上,所以当马谡走到身前数步外时,诸葛亮方才后知后觉地听到脚步声抬起头。

    当身穿一身青衣,气度不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