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

    第三百六十六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 (第2/3页)

    但是只要手持冷兵器,那么一些死伤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也恰恰是阅兵仪式中,真正能宣扬武威的地方。

    在双方手持冷兵器的情况下,如何既要保证阅兵仪式的壮观性,又要保证士卒不死伤太多,这考验的便是士卒与将官两方面的能力。

    而这两方面的能力,正是判断大军是否是精锐的最佳标准。当双方五千大军的军阵都列好后,他们双方便各自在将校的指挥下朝着对方步步逼近。

    一万步军的前进,虽然没有上千战车的前进那般迅速。但全身甲胃齐全,手持利刃的一万步军在踏地前进时,他们在场地间造成的声响却是会更加响亮。

    当响亮的整齐踏步行进声在空地上响起之后,他们各自双方背后的鼓声,变得愈发高昂了起来。

    闻鼓则进,擅退者死!这是被写进七斩令中的一条铁律,凡是糜旸麾下的士卒,没有一个人胆敢违背。

    当一万步军不断朝着对方的敌人前进之时,响彻场间的隆隆踏地声,似乎与他们背后的高昂鼓声合为一种可振奋人心的旋律。

    不止上万步军在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下士气越发高昂,就连高台上下的数百官员,脸上也纷纷浮现激动之色。

    双方大军相距并不远,不久后双方大军的前沿就已经接近对方。这时候双方大军中的将官立马挥舞起令旗,指挥起身后的士卒。

    在将官的指挥之下,哪怕明知道对方是同袍,但是一方阵前的上千汉军还是毅然决然地举起手中的长枪,朝着对方突刺而去。

    当看见对方有上千支长枪突刺过来之后,另一方的将官并没有惊慌。他沉着冷静的指挥起身后的士卒,举起手中特制的盾牌抵挡着对方突刺来的长枪。

    片刻之后,锋利的枪尖与坚硬的盾面狠狠相撞。当这二者相撞之后,两军阵前瞬间响起一阵阵刺耳的争鸣声。

    这是专属于冷兵器对决的声音。而当这阵阵声音传到高台之上时,高台之上的官员纷纷脸露喜色。

    他们是除去糜旸之外,在梁州最有权势的一个团体。他们迫切需要精锐的士卒,保护他们在梁州的既得利益。

    只是接下来场中发生的一幕,却让他们感到更为振奋。当用长枪突刺的那方汉军,发现自己的攻势被敌方化解后,他们立马派出阵型中的刀兵。

    数百精锐的刀兵在召唤下,从己方的阵型中快速跑出,然后毫不迟疑的抽出腰间的长刀朝着对面的

    “敌人”砍杀而去。见到这一幕后,高台上的官员的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

    在长枪兵被抵挡住的情况下,采取攻势的那方汉军选择另辟蹊径,派出部分短兵勇士突袭敌方阵型。

    这样的做法足可以称得上深知兵法变化之道。只是下方对战的两方大军,都是梁军的士卒,所以高台上的官员不禁为另一方士卒暗自捏了一把汗。

    不过能被挑选出在糜旸面前表演斗技的士卒,肯定都是军中的精锐。所以让众多官员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另一方汉军的将官在察觉到对方的意图之外,他果断的挥舞令旗,让躲在盾牌保护之后的长枪兵出阵。

    一根根带着冷冽寒芒的枪尖突然从林立的盾墙之后突刺而出,生生打了个对面手持短刃突刺而来的数百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情急之下,那数百汉军只能连忙扑倒在地躲过这次攻击。但尽管那数百汉军的速度已然很快,失去先机的他们中还是有一些人被对方的长枪刺中。

    由于并不是真正的战场厮杀,对面的长枪并未朝着那数百汉军的要害刺去,但是利刃所及之处,受伤是难免的。

    被长枪刺中的那部分汉军发出一阵痛呼后,便用手捂着伤口躺倒在地。

    鲜红的血液从他们的伤口中流出,证明着刚才战场中的惊险。当血液随着受伤汉军的伤口流淌在地上时,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开始弥漫开来。

    只是哪怕如此,但是对早已习惯在阅兵仪式中受伤的双方精兵来说,他们都丝毫没有迟疑。

    取得一些优势的那方汉军,在将官的指挥之下举着盾牌,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牌继续朝着对方步步逼近。

    只要鸣金声未曾响起,他们就决计不会后退。而另一方汉军见对方步步紧逼,他们也不甘示弱。

    在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