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

    第四百八十六章 邓艾被训 魏军压城 (第2/3页)

  糜旸的语气中充满了凝重。

    糜旸凝重的语气,让法邈郑重的对糜旸一拜:

    “臣必不负大将军所托!”

    说完后法邈便转身离开,前去安排去了。

    待法邈离开城墙上之后,糜旸将目光望向定军山的方向。

    数年前有一位白衣儒者立于彼山山腰,纶巾飞舞,羽扇轻摇,为大汉摇出了一片朗朗乾坤。

    数年后的今日,他的徒儿立于南郑城头,奇计暗定,部署一切,想着为大汉守出一个璀璨未来。

    这也许便是传承二字的含义吧。

    糜旸看向定军山的目光逐渐迷离:

    “若您在天有灵,请保佑我吧。”

    说这句话的时候,糜旸的手不禁握紧了手中的书信。

    他还有一位恩师呢。

    他说过会尽快来帮自己的。

    邓艾率领着四千梁州军,几乎是以最快的行军速度朝着剑阁进发。

    日前他正式被刘备拜为左中郎将。

    左中郎将可谓是中郎将中等级最高的军职了,与更高层次的将军也只差一线之隔。

    可地位上的荣升,并未让邓艾有多么开心,哪怕这一日他早已期待许久。

    邓艾不为职位荣升而开心,不是因为他贪心不足,而是他心中一直心心念念记挂着梁州战事,或者说记挂着他的主君糜旸。

    邓艾出身寒门,自小见识过人情冷暖的他,绝对没有圣人的品质,对于功名他是发自内心的渴望。

    但正因为见识过许多人情冷暖,他才更会珍惜真情的可贵。

    这也是寒门子弟的可贵之处。

    哪怕糜旸在过往的时日中多次训责过他,可邓艾却永远记得糜旸对他的知遇之恩与提拔之情。

    现在糜旸有难,邓艾又哪有心情为自己的职位荣升而感到愉悦呢?

    幸亏的是,陛下与丞相还是看重牧伯的。

    在成都休整数日后,刘备就正式下诏让邓艾先率本部兵马为援军先锋赶到剑阁。

    在得到诏令后,邓艾几乎是以最严厉的语气下达军令,让四千梁州军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装,然后轻装朝着剑阁快速前进。

    这一路上,四千梁州军可谓是日夜兼程。

    不过高强度的行军,并未引起任何一位梁州军的怨言,他们皆是糜旸的嫡系部队,梁州更是他们的故乡。

    对于救援自己的主君与故乡一事,四千梁州军心中的急切一点都不比邓艾少。

    在急速的行军之下,邓艾很快就领军到达了剑阁之外。

    面对四千梁州军的到达,刘封并没有选择出关迎接。

    刘封是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也用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刚刚为汉军取得一场大胜。

    可以说目前在大汉内,由于自己的身份与自傲,能让刘封真正瞧上眼的人绝对不超过五指之数。

    很明显,邓艾并不在其中。

    不过邓艾与刘封的身份差距极大,刘封不出城迎接邓艾也是正常,邓艾也并未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只是由于心中的急切,邓艾在安排好本部兵马后,便以有要事禀报为由求见刘封。

    邓艾作为诸葛亮大军的先锋,刘封本来是不想见他的,可是刘封又想到邓艾是糜旸的心腹,看在糜旸的面子上刘封便接见了邓艾。

    邓艾在见到刘封后,他马上开口向刘封建议道:

    “艾奉皇命领军四千来援,加之关内五千之众,我军兵力将近一万。

    近万兵力,我军又占据地利,时势已变,将军不如率近万精兵攻打魏军大营,纵使我军不能顺利击破贼军。

    可以我军之兵力,贼军必举大兵来挡我,如此一来军情或可为吴征北探知。

    吴征北探知之后,便可知我国朝援军已至,如此梁州军心自定也。”

    邓艾一见刘封的面客套的话还未说几句,便向刘封说出了他心中的计划。

    邓艾认为他的作战计划有可行之处,但他却不知道他的进言,引起了刘封的不满。

    一小小的中郎将,如何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

    若是真有进攻的良机,那也应该是自己通知他,而不是他来“教导”自己。

    以往刘备时常批评刘封“性情骄纵,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