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

    第四百九十四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 (第2/3页)

吗?

    更何况,南郑城外尚有褒水可施用。”

    刘晔的分析再度让曹真点头。

    刘晔话中所说的汉水汹涌之威势,指的便是当年关羽借助汉水水淹七军之事。

    经那一战后,天下人谁不知道,汉水要是汹涌起来,是一点都不比长江弱的?

    说完这点分析后,刘晔又为他的计策上了一道保险。

    “当下时月即将步入五月,而至五月开始,便是汉中的雨季。

    雨季一来,汉、褒水量势必暴涨,到那时我军再决堤淹城,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刘晔说完这句话后,曹真已经激动地站起身来。

    古往今来,以水攻城之策虽然凶险,但也不乏名将采用。

    如当年白起水淹郢都,使郢都附近千里尽成一片泽国,而以城坚闻名天下的郢都,也轻而易举被秦军攻下。

    除去这个事例之外,哪怕是当世也不乏有以水攻破城的战例。

    可以这么说,只要水攻破城有着可行性,那么这个战术几乎对任何坚城,都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而当下水攻南郑的可行性,刘晔不是讲述的很清楚了吗?

    曹真高兴地在座位周围来回踱步,若真能凭借此计拿下南郑,斩杀糜旸,于他个人复仇是小,对整个大魏来说,那才是有着泼天的好处。

    片刻后,曹真强制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直接来到刘晔身前对着他一拜道:

    “子扬高见。

    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做,还望子扬指教。”

    作为魏军的主帅,曹真在评估完刘晔的计策有可行之处后,接下来便是询问刘晔具体的步骤了。

    而为了能顺利达成心中的目标,曹真这一刻的姿态放的不可谓不低。

    见曹真向自己行礼,饶是刘晔也不禁惊了一下。

    他连忙起身避开曹真的行礼,然后将曹真扶起道:“晔乃大魏之臣,自当为大魏殚精竭虑,又何来指教一说。”

    在说完这句话后,刘晔便对着曹真继续言道:

    “此计虽妙,却耗时颇长,接下来还请大将军做两件事。”

    “子扬请讲。”

    “第一件事便是:大将军在接下来的时日中,应当如往常一般,对南郑发起进攻。

    这一来可短暂麻痹敌军,二来亦可为我军接下来所做的事提前做准备。

    第二件事便是:当下土山已经对南郑构不成威胁,大将军不如抽调大量民夫前去汉水、褒水河道处开挖堤坝,为后续的水淹南郑做准备。

    然后另派一部分军士,在南郑外开挖宽数丈,深数丈的壕沟,四面壕沟皆预留出一条宽阔的河道,以为将来接引汉、褒河水之用。”

    听完刘晔说的两件事后,曹真立刻就应允下来。

    至于刘晔所说的耗时颇长这一点,曹真却不怎么在意。

    当世攻城战常常耗时颇久,只要能成功夺下南郑,时间他有的是。

    应允过刘晔之后,心情大好的曹真又开始犯了老毛病。

    “待我军拿下南郑之日,孤必亲自上表为子扬请功,到那时封侯拜卿,俱不在话下。”

    可是听到曹真的这句话后,刘晔却没有如旁人一般欣喜。

    他对着曹真请求道:“晔今日献计皆是出于一片公心,不求来日高官厚禄,若大将军体恤下臣的话,还望不要向世人透露,这一计乃是臣所献。”

    刘晔的婉拒让曹真眯起了眼睛。

    历经世事的曹真又岂会不知道,刘晔是为何会婉拒,原因绝不是他说的那般“不求高官厚禄”。

    要真是如此,刘晔当年投奔先帝为何?

    刘晔之所以会婉拒,无非是觉得水攻之计太过毒辣,他不想担这污名而已。

    只是哪怕猜出了刘晔的心思,曹真也没有太过在意。

    曹真的性格与曹操颇为相似,他会重用名士,但对名士也谈不上信任,这缘于他们都知道当世的名士,大多都是表里不一之辈。

    见怪不怪罢了。

    况且对于曹真来说,只要能成功拿下南郑,那么他是不担心名声受污的。

    屠城的命令都敢下,还怕这个吗?

    心知肚明的曹真应允了刘晔的请求,曹真的应允让刘晔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在心中的隐忧消失后,刘晔转而又期待起雨季的到来。

    这时刘晔又不禁如往日一般心中暗问一句:

    “面对这一计,你又该如何招架呢?”

    “啪”得一声,糜旸将手中的筷子重重敲击在食案上,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