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

    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 (第2/3页)

    当年建议刘备攻取汉中的不止有法正,另外一人便是黄权。

    甚至黄权比法正更早提出攻取汉中的建议。

    后来在攻打汉中的一系列战役中,黄权一直跟在刘备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取得了不少精彩的胜利。

    正因为在汉中之战中的优异表现,从此以后刘备对黄权就十分重视,将他倚为自法正逝世后,自己身边又一位可以商议军机的良臣。

    在这次北上时,刘备更是提前将黄权封为安北将军,想着让黄权为他继续贡献才智。

    而黄权也不负刘备的期望,可能他心中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故而没多久他便开口对刘备言道:

    “陇右诸郡中,以天水郡最为靠近我朝边疆。

    故我军要想从阳平关北上,最好先至天水郡内。”

    在说完这点后,黄权又接着说道:

    “既然我军要先至天水郡,最佳的进军路线,当然是走祁山山道。”

    说到这时,黄权起身用手指向了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山道。

    而在用手指向祁山山道时,黄权的手指还不经意间划过武都郡。

    这代表着他建议刘备率军走的路线,实际上是从阳平关出发,经过武都郡境内,最后再进入祁山山道中。

    一旦汉军能够走出祁山山道,那汉军顷刻间便可到达天水郡内。

    只不过就算汉军要从祁山山道进军入陇右,但阳平关前往祁山山道的路,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条。

    在武都郡被糜旸光复的情况下,绕道从武都郡进入祁山山道这一条路线最稳,但却不是最快的。

    从黄权的这个建议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也是偏向沉稳的那一派。

    黄权认为当下虽良机难得,但数万大军进发,不可过于心急,应当稳扎稳打。

    稳扎稳打的情况下,不仅能大大降低己方大军可能遭遇危险的可能,更能让己方大军的后勤,不至于有着太大的压力。

    毕竟从宽阔的官道运粮入祁山,与险峻的山道运粮入祁山,这两者耗费的人力物力并不等量,后面明显更大。

    但刘备在听完黄权的建议后,却一直不置可否。

    刘备的沉默代表着,黄权的建议不符合他的心意。

    刘备不是不知道黄权建议这条路线的缘由,但这条路线千好万好,却终归是稍慢的。

    刘备现在不想白白空耗那些时日。

    率军北伐,还于旧都,是刘备心中的夙愿。

    夙愿得偿,是人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因此在夙愿得偿的前期,人也会因为激动而变得急切。

    在急切的心情之下,刘备又岂能接受黄权的建议呢?

    不久之后,刘备断然否决了黄权的建议。

    “不可。”

    在否决完黄权之后,刘备亲自画定了一条路线。

    那条路线可以从阳平关外的蜿蜒山道直入祁山内。

    相比于绕道武都郡的路线,这条路线明显耗时更短。

    但在这条路线中,汉军走的几乎都是山道。

    尽管汉军士气高昂,又大多是善于山地战的精锐,这能让他们在山道中拥有别军不能拥有的速度。

    但这条路线势必会给汉军的体力及后勤带来不小的压力。

    黄权在看到刘备亲自画定的路线后,他才真正明白到刘备这一刻的心情有多急切。

    只是,是否太急了些呢?

    黄权倒不是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