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

    第五百七十章 荡涤污秽 只争朝夕 (第2/3页)

    我们的血不能就这么白白流干呀!”

    在张郃焦急地劝说曹彰的时候,汉军的第四轮铁矢已经施放完毕。

    眼看着又有不少魏军倒在自己的眼前,曹彰的眼中满是愤恨。

    他今日走的每一步都没错,为什么,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他明明已经很提防糜旸了,可是在与糜旸真正的交手后他才发现,糜旸与他的差距就好像一人站在山巅,一人站在山腰一般。

    自己的所有准备,在他的眼中都好像是一个笑话。

    性情刚烈的曹彰,又如何能接受的了这种刺激。

    只是看着从天而落的铁矢不断夺走魏军的性命,性情再如何刚烈的曹彰,也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冲动的念头。

    在张郃的劝说下,曹彰最终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投石车被汉军夺走,对魏军来说是很有危险。

    可要是再不撤退,或许来日汉军都不需要动用投石车了。

    当曹彰撤退的命令传遍全军后,剩下的魏军如蒙大赦一般,他们快速的转变阵型想朝着后方撤退。

    只是有着糜旸在,魏军又岂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站在营墙上可以对战场局势纵观无疑的糜旸,第一时间就在察觉到了上万魏军有撤退的迹象。

    这一点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糜旸对诸葛连弩的威力是很有信心的。

    历史上有一场被司马炎刻意降低战果的卤城之战,那场大战以诸葛亮的大胜而告终。

    在卤城之战中,数万汉军被兵力倍于己方的魏军围在狭长的山道中,而且那时魏军还对汉军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

    这样的态势放在任何人眼中,他们都会认为最后的获胜方一定是魏军。

    司马懿也是这样认为的,尽管身为老乌龟的司马懿当时会主动攻打诸葛亮,有着己方粮草短缺的缘故。

    但以司马懿的谨慎与老辣,那时他若不是对那场战役有着十足的信心,打死他他也是不会出兵的。

    而卤城之战最后的战果,却让世人全都惊掉了下巴。

    魏军在两面夹击之下,反而被汉军打的溃不成军,损失惨重!

    由于司马炎的刻意淡化,史书上并未记载诸葛亮是如何打赢那场仗的。

    但在糜旸看来,在那一战中,诸葛连弩一定发挥出极大的效用。

    像诸葛连弩这种杀器,若是利用的好,那么它能发挥的效用是难以想象的。

    正如当下。

    在察觉到上万魏军有撤退的迹象后,糜旸下达了新的指令。

    这个新的指令是给邓艾的。

    早在方才,糜旸就让邓艾走下营墙。

    营墙下方正有着数千汉军,等着邓艾的统领——这也是糜旸在一开始未给邓艾安排任务的原因。

    当邓艾看到糜旸的指令后,他立即命人打开身前的营门。

    等营门快速的打开之后,在邓艾眼神中出现的,是近万慌不择路,想着早些逃命的魏军。

    邓艾看到的不止这些。

    他还看到了刘封的五千汉军,已然赶到战场中,紧紧咬着魏军的后续部队。

    就连丁奉也率着上千汉军,正不管不顾地朝着往回撤退的近万魏军追杀而去。

    在看到这些后,邓艾深吸一口气,抽出腰间的长刀,对着身后的汉军高喊道:

    “讨贼兴汉,正在今日也!”

    喊完这句话后,邓艾便身先士卒地冲杀了出去。

    在邓艾的激励下,本就士气高昂的数千汉军,立即就纷纷嗷叫着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

    邓艾并不是如刘封与丁奉一般的猛将,可他今日之所以会选择身先士卒,是在于他的聪慧。

    以邓艾的聪慧不难看出,当下战局中的优势已然全都站在了汉军这方,这时候不出去抢功劳,更待何时?

    当三方汉军汇聚在一起后,近万魏军的身后便出现了上万汉军在后追杀的景象。

    如果没有上万汉军在后冲杀,如果没有诸葛连弩在策应着上万汉军的举动,那么近万魏军安然撤退回魏军大营中,实际上算不上难事。

    可惜在糜旸亲自指挥的战役中,并不存在如果一说。

    于是乎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近万魏军的军心彻底崩塌,原本的有序撤退也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在大溃败的情况下,魏军的阵型不再严密,后军与前军也有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