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

    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舌如剑 摇晃关中 (第2/3页)

后,曹操直接被怼的变了脸色。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杨彪对杨修的死是极为痛心的,且他心中的怨恨一点都不少。

    而既然心中有着怨恨,那么杨彪心中又怎么可能没有报仇之心呢。

    杨彪之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无非是见那时的曹操睥睨当世,为整个弘农杨氏考虑而已。

    就算不谈杨修之死给杨彪带来的愤恨,那么这十数年来,关西世家不断落寞的事实呢?

    杨彪先祖当年被关西士子称为“关西孔子”,这是弘农杨氏一个可流传千载的巨大荣誉。

    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在这番荣誉背后,还有着一个非常现实的利益纠葛。

    关西士子如此推崇杨震,为的是让杨震成为关西士子的标杆人物,也为的是让弘农杨氏成为关西世家的利益保障者。

    在整个关西世家的努力下,弘农杨氏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不过百余年就让弘农杨氏达成了四世三公的成就。

    而这百年以来,自杨震以后的杨家历代家主,也的确在不遗余力的保障着关西世家在政治上的利益。

    弘农杨氏与关西世家,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种利益上的交换,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可是自灵帝以来,这种原本稳定的利益交换格局,就被天下大乱给打破了。

    兵凶战危之下,大量如法正、孟达这样的关西士子南迁,导致关西世家的实力遭受一次重创。

    后来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在曹操平定关中之时,关西世家可谓是不遗余力的帮助曹操,将马超坑的欲仙欲死。

    本来关西世家想的是,等曹操统治关西后,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底蕴可以迎来复兴。

    但结果呢?

    在杨彪的领导下,关西世家并未在曹魏的政治格局中占据着多重要的地位。

    反而是河北世家作为后起之秀,借助着夺嫡之争押对宝的优势,直接实现弯道超车。

    关西世家在曹魏的落寞,不能说是一种趋势,应该是一种事实。

    而面对这种事实,关西世家会对引领他们的弘农杨氏没有怨言吗?

    要知道关西世家之所以捧弘农杨氏为领军者,为的是弘农杨氏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可要是弘农杨氏做不到这一点呢?

    失去了基本盘关西世家的支持,弘农杨氏的衰败也即将会成为事实。

    作为当代弘农杨氏的家主杨彪,又怎么会不对弘农杨氏的日渐衰败感到忧心如焚。

    先辈留给他名望家业他无法守住,那便是不孝!

    而杨彪更可能会成为家族史上,被无数后代族人责怪的那个人。

    不得不说,只有世家才最了解世家。

    孟达的那两句诛心之问,是从公私两方面对杨彪进行全方位打击的。

    纵算杨彪铁石心肠,可以不想着为杨修报仇,那你杨彪身为弘农杨氏的家主,还能不为弘农杨氏的兴衰考虑?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想到杨修之死给他带来的愤懑,又想到家族日渐衰落及众多关西世家对他的指责,年老的杨彪感觉这一刻他的心中宛若在燃烧着熊熊火焰。

    他的眼神不再浑浊,反而是闪现了道道气势凌人的光彩。

    杨彪先是摆手挥退周围包围上来的侍卫,然后用慑人的语气对着孟达怒呼道:

    “虎毒尚且爱子,况吾乎!

    至于吾并非不想为尔等谋福祉,也并非愿意当不肖子孙,让家族在吾手中衰败。

    吾正是想振兴家族,振兴关西世家,才让德祖去扶持曹植。

    但吾最后失败了,德祖更是因此而丧命,难道吾做得还不够多吗?”

    越说到后面,杨彪的语气就愈加愤慨。

    他现在不再将孟达当做糜旸的使者,而是将孟达当做一名关西的士子。

    面对孟达指责他的不作为,杨彪只能用愤慨的语气,来表达他心中的不甘。

    亲生儿子有难却无法施救,这是为不仁。

    家族衰败无法制止,这是为不孝。

    一直支持他的盟友利益无法保障,这是为不义。

    难道杨彪会想当这不仁不孝不义的人吗?

    杨彪的怒喊让孟达一下子呆在原地。

    杨彪多年身居高位的威望,陡然之间全部释放出来,还是十分慑人的。

    只不过杨彪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