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

    第六百一十三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 (第2/3页)

张郃的安危一般。

    但曹彰的话,还是让张郃明白了他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你要是选择亲自去汉营,那我还是不会放心的。

    在曹魏这个充满诡谲的大染缸内,听得懂言外之意,几乎是任何臣子想生存就必须学会的技能。

    数十年来的战战兢兢,让张郃在这方面足可以称之为大师。

    望着曹彰“担忧”的脸庞,张郃拱手道:

    “臣不会去汉营。”

    听到张郃做出这份保证,一旁的夏侯楙这时也大笑起来。

    夏侯楙走到张郃身前,用手拍了拍张郃的另一边肩膀,他满意得说道:“若如此,我与子文就可安睡了!”

    在将心中的隐忧排除后,曹彰收回拍在张郃肩膀上的手,继而问道:

    “若卿不亲自前往,卿又该如何施为呢?”

    面对曹彰的这番询问,张郃躬身对着曹彰说出了他的想法。

    听完张郃的想法后,曹彰先是思虑一番,然后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卿,果真大才!”

    “一切就按卿说的去办。”

    渭水可谓是关中的母亲河。

    渭水不仅为它沿岸的县城提供了水源,它还延伸出许多支流,分别灌溉着整片关中平原。

    单单在长安城外,就有着渭水的三条支流流经。

    那三条支流在农时,会成为长安城内外的主要取水地。

    而在战时,那三条支流就会是长安西面的三道天然防线。

    可惜的是纵有天险可倚靠,眼下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长安城,也再难分出兵力外出前来阻击汉军。

    在没有任何阻击的情况下,急行军的汉军两日内就齐齐然渡过三条渭水支流,安然来到了长安城外的数里处。

    长安城外的魏军斥候,在看到地平线上有着大量威风凛凛的汉军出现后,他们脸上早就浮现了惧怕的神色。

    而随着汉军的不断接近,他们在看到那面糜字战旗后,整个人更加不好了。

    于是一道万分紧急的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从长安城外传递到曹彰的手中。

    在得知糜旸到来的消息后,曹彰因为紧张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但他很快便命身前的斥候前去寻找张郃。

    看着斥候离开的背影,曹彰略有放松的将他刚才吸的那口气给吐了出来。

    得亏之前早有谋划。

    希望一切顺利吧!

    糜旸骑乘在战马上,意气风发的远远眺望着那座雄伟的城池。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世,糜旸都是第一次看到长安城。

    或许因为距离尚远,糜旸无法第一时间看清长安城的全貌。

    可仅仅是管中窥豹的一眼,就足以让糜旸的心中升起对长安城的赞叹之情。

    如此雄伟壮阔的城池,真不愧是我大汉的家。

    够气派!

    在心中赞叹之情的激励下,糜旸正要再度下令,让全军继续加快行进速度。

    可还未等糜旸的命令发出去,一道意外的消息就突然传到了糜旸的耳中。

    “长安城内有使者来访?”

    糜旸有些困惑地看着马下的黄权。

    糜旸一开始是没意料到会有这件事发生的。

    在沉思一番后,糜旸问黄权道:

    “可知是谁的使者?”

    面对糜旸的询问,黄权拱手一五一十的答道:“据斥候捕捉到的使者所言,他乃是张郃派来的。”

    黄权的回禀又加深了糜旸心中的意外。

    但同时他的心中升起了兴趣。

    从之前打探到的情报可知,眼下长安城的魏军主将是曹彰。

    若是曹彰派遣使者前来,那么这位使者带来的就是曹魏的官方接触。

    但眼下这位使者是张郃派出的,那么事情可就有趣起来了。

    私下派出使者联络他,张郃的想法是什么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想到此糜旸让黄权将那位张郃的使者带过来,并同时下令让人将一些重要的将领召来。

    当张郃的使者来到糜旸马下后,那些重要的将领也驾着马来到了糜旸的身前。

    这也让张郃的使者,被一众汉将包围了起来。

    看着周围骑在马上的一位位虎腰熊背,凶神恶煞的汉将,张郃的使者早已经吓得两腿颤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