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

    第六百一十九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 (第2/3页)

    渭水之誓过去时日未远,汉军心中愿为糜旸效死的念头还是十分强烈的。

    死就死,怕个球!

    当这种念头浮现在众多汉军的脑中后,许多小舟上的汉军也纷纷将身上的甲胄脱下,毫不犹豫得如魏延一般掷于水中。

    从刚才的局面可以看出,在魏军箭矢的强大冲击力,他们身上的甲胄防护力并不强。

    反正都不能为自己防护住箭矢了,那还不如脱下这沉重的甲胄,这样还能减轻小舟的负重。

    在数千汉军齐齐卸甲后,就有上百艘小舟跟在魏延的身后,再次朝着对岸疾驰起来。

    哪怕那些小舟上火焰正在蔓延,哪怕那些掌船的汉军身上布满箭矢。

    火焰蔓延,那就用脚踩,舀水浇灭。

    身躯中箭,那就能划多远算多远。

    当一位汉军倒下后,总有另一位汉军接替他的位置,继续着划船的举动。

    汉军的不知退缩,从客观上让他们的损伤正在倍数增加。

    但倍数增加的伤亡,却不是无谓的牺牲。

    上百艘满载汉军的小舟,虽艰难却很快速的继续朝着长安城而去。

    而在护城河上的汉军奋勇向前的时候,岸上的汉军也没有闲着。

    大量的汉军在傅佥的指挥下,一位位继续登上了岸边的小舟。

    没有一位汉军脸上有着迟疑的神色。

    他们是看不到前方同袍的大量伤亡吗?

    当然不是,从他们上船前自动脱下甲胄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们对魏军弓箭手的汹涌攻势有着清晰的认知。

    可有些事,就是要靠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填的。

    站在城墙上的曹彰,看着下方的汉军,一个个前仆后继的争渡,他的脸色从喜悦变为肃穆。

    最后甚至变为忌惮。

    身为名将的曹彰知道,一支军队要想成为强军,除去要训练有素及装备精良外,还需要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这件东西称为坚定的信念。

    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军士做出悍不畏死的举动。

    以往先帝在世时,魏军也是有类似的信念的。

    可惜在糜旸的打击下,很多事都已经时过境迁。

    心中的感慨一闪而过,曹彰看着越来越接近的汉军,他下意识地下令城墙上的魏军继续射箭。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这种特制的火箭效果显著。

    既然效果显著,那自然是要不吝啬使用了。

    可在曹彰的命令下达后,他却发现城墙上的魏军一时之间竟没有动作。

    这惹得曹彰对着周围的魏军怒目而视。

    “你们敢抗命不遵?”

    对于魏军来说,抗命不遵他们自然是不敢的。

    可眼下要他们继续射箭,也是万万做不到的。

    很快城门校尉就对着曹彰哭诉道:

    “殿下,城上再无火矢了呀!”

    刚听到这句话时,曹彰第一反应是觉得荒谬。

    长安城作为关中重镇,单单盛放武器的武库就有着两大座。

    在如此丰富的储备之下,这还没射多久呢,竟然就说没火矢了?

    可很快曹彰就反应了过来,为何当下魏军会无火矢施用。

    这一切都要怪张郃!

    长安城内的大量武器,易燃物,平时基本都存放在武库中。

    而雍门作为长安城西的主城门,距离最近的一座武库并不远。

    可问题是在今日张郃引起的动乱下,街道堵塞,武库中的大量武器一时之间运送不到城墙上来呀!

    意识到这一点的曹彰快要气炸了。

    他在将指挥权交给城门校尉后,连忙来到城墙的另一侧观察下方的局势。

    在他的注视下他发现,运输大量武器的车辆就在城墙的百米之外。

    可由于后续赶来的魏军还在继续追杀着张郃,这导致大量的武器一直输送不到城墙上来。

    看着眼中乱糟糟的一幕,曹彰的胸膛正在剧烈起伏着。

    完全是被气的。

    但眼见汉军距离越来越近,纵使再怎么痛恨张郃,曹彰眼下也只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断。

    “全军散开!”

    来自曹彰的怒喝,从城墙上朝着下方传去。

    在听到曹彰的命令后,下方的魏军虽有不解,但还是立即遵照曹彰的命令四散开来。

    当在身后追杀的魏军散开后,张郃终于抓住了一线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