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 (第2/3页)

当糜旸不按常理出牌,做出一些周鲂不曾预料到的事时,周鲂就难免会变得越来越慌张。

    周鲂不是很害怕汉朝大司马、也不是很害怕担负着刘备遗望的天策上将,因为身上背负的东西越重,往往束缚也会越多。

    但周鲂却真的怕那个当年初出茅庐,单骑入公安的糜旸。

    人心虽是复杂多变的,但有时候亦并非无迹可寻。

    慢慢品着手中茶水的糜旸,一直在关注着周鲂的神色。

    待察觉到时机差不多成熟时,糜旸才放下手中的茶杯。

    没有如周鲂预料的那般,糜旸再次开口重新挂上了和煦的语气:

    「子鱼,可知道西域诸使为何谋反?」

    子鱼是周鲂的表字。

    突然被糜旸以表字相称,周鲂意外的同时,心中的惊疑也慢慢消散了一些。

    而糜旸问的事,周鲂没办法给出一个自己的看法。

    因为时间太短了。

    再聪慧的人,做出任何判断,都要依赖于许多情报的支持。

    周鲂来到长安不过数日,这数日间他又一直在四方馆内,根本未曾外出过。

    他不知道近来大汉是否与西域诸国产生了什么龌龊,他也不知道西域诸国的人秉性如何,这让他该如何做出判断呢?

    在茫然之下,周鲂只能说道:

    「或许是西域诸使,为曹魏的间谍所诱的缘故吧。」

    这个判断,是近来长安城内大多数人的想法。

    为了保证自己不说错话,周鲂只能随波逐流。

    在听到周鲂敷衍的回答后,糜旸不置可否。

    似是料到周鲂会这么回答的糜旸,将目光投向了蒋济。

    得到糜旸目光注视的蒋济,会意的起身来到周鲂的身前。

    然后在周鲂不解的目光下,蒋济从怀中掏出两份带血的帛书,放在周鲂的身前。

    「使者请看。」

    留下这句话后,蒋济离开了周鲂的身前。

    当蒋济离开后,望着地上的两份带血帛书,周鲂心中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引到最大。

    最后在心中好奇心的诱引下,周鲂伸手先拿起地上的一份帛书看了起来。

    这两份帛书俱是活下来的,西域诸使的供状。

    而在周鲂当下拿起的这份供状中,西域诸使供认他们乃是受到曹魏间谍的诱惑,才想着要在长安起事引发混乱。

    虽说这份供状上,一应涉案人等的画押齐全,可周鲂一看,就知道这份供状的内容有着许多疏漏。

    且不说曹魏间谍如何混入长安,长期与西域诸使联络而不被发现。

    就说要想让西域诸使在身居长安的情况下,贸然发生叛乱,那么曹魏方面许下的承诺该多么重?

    而承担这份沉甸甸承诺的曹魏间谍,又该是何等身份,才能

    让西域诸使取信?

    但整份供状中,却始终未曾提及到那位曹魏间谍的身份是什么,这就有着很大的问题了。

    察觉到这一点后,周鲂心中的不解更浓。

    在刘备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中,暂且不提张飞,糜旸与诸葛亮都是智谋深远之辈。

    特别是诸葛亮,执掌国事多年,连自己都能看出有问题的一份供状,诸葛亮不可能看不出。

    可若诸葛亮真的看出了,那么为何他还会让这份供状存在于世上呢?

    怀抱着内心的疑窦,周鲂伸手拿起了地上的第二份供状。

    当打开这份供状时,周鲂一眼就发现,这份供状上画押的人更多。

    而一开始时周鲂还好好的,可在看到这份供状上的一句话后,他的眼睛瞬间睁到最大。

    难以置信的神情,出现在周鲂的眼中。

    这句话是什么呢?

    「知吴国使臣,阴与汉大司马商谈议和之事......」

    好歹毒的一句话呀!

    震惊,恐惧,茫然,各色的情绪一时间出现在周鲂的脸上。

    这一刻周鲂的内心,犹如被各种洪流冲击般久久无法平静。

    就连周鲂拿着供状的手,也变得颤抖起来。

    「这是诽谤!诽谤!

    绝无此事!绝无此事!

    吾怎么可能......」

    在不断为自己申辩的同时,周鲂下意识将惊慌的目光看向糜旸。

    自己与张温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